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和发挥为主要方式,出现了如周学海这样对诊断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全面总结,并对脉学理论深入研究做出贡献医家及其脉学四种等较高水平著作。舌诊是望诊重要内容,在此期也不断得到发展。1920年曹炳章(赤电)撰有彩图辨舌指南,本书有论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实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zheng-71.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中首次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主要表现在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两个方面。 1. 六经辨证 “伤寒”在古代原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各种疫病。内经将外感发热疾病原因归之于“伤寒”,并叙述了外感疾病从巨阳、阳明、少阳、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三阴三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厥阴、阳明引入是中医阴阳论一大特点。就是在二阴二阳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5.htm

辨证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中医学中的“症”、“证”、“病”概念是不同,但三者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所谓“症”,是指疾病单个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体征。如发热、畏寒、口苦、胸闷、便溏、苔黄、脉弦等。“证”,是指证候,即疾病发展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4-0.html

气一元论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诊断方面:中医诊断学中,四诊无一不与气密切相关。“有诸内者形诸外”(丹溪心法),审察五脏之病形,可知真气之虚实。因此,正气盛衰可以从面色、形态、声音、神志、脉象等方面表现出来。其中以神志和脉象尤为重要。神气存亡是生命活动标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1.html

保健食品要不要打概念牌_【中医宝典】

...谁都不能否认,保健食品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概念”牢牢绑在了一起。从补血、补钙、排毒到送礼,无一不是保健食品概念炒作典型范例。保健食品曾因概念而崛起,也因炒作概念而陷入泥沼。那么,保健食品概念意味着什么,是否该一味地否定概念,保健食品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0900.html

汉医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日本人对中医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着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anyi-1959.html

现代概念_普外科痔疮_【中医宝典】

...hyperplasiaofthecorpuscavernoumrecti)。肛垫向远侧(肛缘侧)移位,伴有肛垫内纤维间隔破裂,致使位于肛垫内一些间隙中的静脉丛淤血,扩张,融合,甚至出现动静脉交通(或原有a-v交通扩大),局部形成团块,这就是近代认识概念。肛垫...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3488.html

中医病案沿革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临床诊疗作了如实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治疗25个病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病案。宋代已有医案专著问世,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明清时期,收集和研究病案工作被重视,有不少...

http://qihuangzhishu.com/92/87.htm

共找到1,169,9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