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报,迹近宽纵,亦属非是。” 〔4〕 禹是一条虫 这是顾颉刚在一九二三年讨论古史的文章中提出的看法。他在对禹作考证时,曾以《说文解字》训“禹”为“虫”作根据,提出禹是“蜥蜴之类”的“虫”的推断。(见《古史辨》第一册六十三页) 〔5〕 崔颢(?...
...姨兄弟之亲,相率奉迎,俱见害河阴。议者惜其人才,而讥其躁竞。赠并州刺史。著《三晋记》十卷。 子松年,少知名,齐文襄临并州,辟为主簿。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副李纬使梁。 使还,历位尚书郎中。魏收撰《魏书》成,松年有谤言。文宣怒,禁止之,仍加杖罚。...
...9322、金部:鑢:错铜𨮯也。从金虑声。 9323、金部:铨:衡也。从金全声。 9324、金部:铢:权十分黍之重也。从金朱声。 9325、金部:锊: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也。从金寽声。《周礼》曰:“重三锊。”北方以二十两为锊。 9326、金部:锾...
... 按:伊川之学出自濂溪,此先儒通论也。而晁、朱之说以为濂溪所师,本於希夷及一僧,则固老、释之宗旨矣,此论未之前闻。 陈氏曰:伊川止解六十四卦,不解《大传》,而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 唐李鼎祚《集解》亦然。 ※王介甫《易解》二十卷,龚原、耿...
...规此”,穰苴之所知也,汉之所行,迁之所见,而谓先王为之乎! ※魏武注《孙子》一卷 晁氏曰:吴孙武撰,魏武帝注。按《汉艺文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今魏武所注,止十三篇。杜牧以为武书数十万言,魏武削其繁�,笔其精粹,成此书云。其序略曰:“吾...
...自五代后不列职方,其官属非世族相传即幕府迁擢,尚无科目取士之法。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特建蕃学,以野利仁荣主之。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写以蕃书。于蕃、汉官僚子弟内选俊秀者入学教之,俟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
...按摩。《急就篇》卷三:"沐浴揃搣寡合同。"见《说文解字.手部》"揃"字注。一说谓剃拔眉发。颜师古注:"揃搣,谓拔眉发也。盖去其不整齐者。"...
...○乐悬 △堂上乐图(见书1940页有表)(缺) △堂下乐图(见书1940页有表)(缺) 陈氏《乐书》曰:“古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舜之为乐,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堂上之乐也,以象庙朝之治,故继之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 下管鼗鼓,...
...《糸部》 8471、糸部: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读若覛。 8472、糸部:茧:蚕衣也。从糸从虫,黹省。 8473、糸部:缫:绎茧为丝也。从糸巢声。 8474、糸部:绎:抽丝也。从糸睾声。 8475、糸部:绪:丝专也。从糸...
...著录一百一十七家,三千三百六十卷。 《连山》十卷 司马膺注《归藏》十三卷 《周易》卜商《传》二卷 孟喜《章句》十卷 京房《章句》十卷 费直《章句》四卷 马融《章句》十卷 荀爽《章句》十句 郑玄注《周易》十卷 刘表《注》五卷 董遇《注》十卷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