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嘴] 不正 [(of the mouth) awry]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后会赦乃出,方告戴人。(《儒门事亲》。)华佗传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一宿死。(《三国志》。)有士人病颜面青而光,其气...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正梁;栋 [ridge purlin;ridge pole] 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列子》 小船 [boat] 独与老母,共乘一欐。流矢始交,便弃欐就俘。——《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内外众官。恕以为用不尽其人,虽才且无益,所存非所务,所务非世要。上疏曰:《书》称"明试以功,三考黜陟",诚帝王之盛制。使有能当者其官,有功者受其禄,譬犹乌获之举千钩,良、乐之选骥足也。虽历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臣诚以为其...
...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chief commander’s banner 大破遂军,得其旌麾。——《三国志·夏侯渊传》 借指军队 army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书》载"蛮夷猾夏",《诗》称"猃狁孔炽",久矣其为中国患也。 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屡遣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