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据上海《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二号(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和第十八卷第一号(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载,第十一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通过“今后教育官注意民族主义案”,其办法是:“(一)历史教科书,...
...很多研究者认为刘勰把《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文章归入“文之枢纽”部分,是刘勰的宗经思想在作怪,《正纬》、《辩骚》两篇文章也是因为与经典有一定关系才要放在文之枢纽里,以此显示刘勰不能摆脱儒家宗经思想的束缚,显示刘勰的局限性。 其实这都是...
...“一洞”“八索”〔4〕之有趣了。 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却成为中坚。靖华就是一声不响,不断的翻译着的一个。他二十年来,精研俄文,默默的出了《三姊妹》,出了《白茶》,出了《烟袋》和《四十一》,〔5〕出...
...也许是惟恐工人“来得及”,所以高等华人的男女这样赶紧的浪费着,享用着,畅快着,那里还管得到国货不国货,风化不风化。然而口头上是必须维持风化,提倡节俭的。 四月十一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六号...
...天启年间进士。崇祯时温体仁诬告他不孝杖母,被凌迟处死。 〔4〕“官僚”陈西滢攻击作者的话,见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北京《晨报副刊》所载《致志摩》。 〔5〕在一九二五年女师大风潮中,陈西滢诬蔑女师大学生可以“叫局”,一九二六年初,北京《晨报副刊...
...《又是“莎士比亚”》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8、《迎神和咬人》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9、《一思而行》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0、《小品文的生机》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1、《洋服的没落》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2、《玩笑只当它玩笑》...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共四节。在《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一九三五年二月)发表时,被国民党当局检查删去后三节。全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3〕“最中心之主题”参看本卷第540页注〔10〕。 〔4〕瓦德西(AvonWaldersee,1832...
...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18〕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十二月十日。 三 最先与最后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
...小小的《译文》。 原料没有限制:从最古以至最近。门类也没固定:小说,戏剧,诗,论文,随笔,都要来一点。直接从原文译,或者间接重译:本来觉得都行。只有一个条件:全是“译文”。 文字之外,多加图画。也有和文字有关系的,意在助趣;也有和文字没有...
...》,后经作者修改,印入新生命书局再版的董绍明、蔡咏裳合译的《士敏土》中,其中删去最后一段和写作年月,另外补写了如下一段文字:“以上这一些,是去年九月三闲书屋影印这图的时候,由我写在前面作为小序的。现在要复制了插入本书去,最好是加上一点说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