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与中医药学关系甚密,故医古文中多有引述“六经”之语句的情况。出自于“六经”的“膏肓”、“二竖子”(以上见《春秋左氏传》)“十全之上工”(见《周礼·天官》)等名词几乎在中医典籍...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而新书新报日出不穷者,无愚智皆读之。” 新的尊严者~,对于旧的尊严者就不利,而且知道文字的人们一多,也会损伤神秘性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将来。 我对于木刻的绍介,先有梅斐尔德(Carl Meffert)的《士敏土》之图;其次,是和西谛〔15〕先生同编的《北平笺谱》;这是第三本,因为都是用白纸换来的,所以取“抛砖引玉”之意,谓之《引玉集》。但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从一九年以来,她才仿佛从~似的,又从事于版画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出自《集外集拾遗》 37、“言词争执”歌-出自《集外集拾遗》 38、南京民谣-出自《集外集拾遗》 39、公民科歌-出自《集外集拾遗》 40、好东西歌-出自《集外集拾遗》 41、《铁流》编校后记-出自《集外集拾遗》 42、《梅斐尔德木刻...
...托尔斯泰(《现代》九月号)。还有一位希隽〔3〕先生,却以为“在这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头,……作家无形中也就成为商贾了。……为了获利较多的报酬起见,便也不得不采用‘粗制滥造’的方法,再没有人殚精竭虑用苦工夫去认真创作了。”(《社会月报》九月号) 着眼...
...复杂。这年九月三日鲁迅致李小峰的信中曾说起他到广州后的情形:“访问的,研究的,谈文学的,侦探思想的,要做序,题签的,请演说的,闹得个不亦乐乎。”(见《而已集·通信》)扮演的函件,指中山大学校方发出的对鲁迅辞职的所谓慰留信。京式的流言,指类似...
...最好的去处了。在冷泉亭,春天“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夜则“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
...七月十九日、二十三日《世界日报副刊》。 〔2〕素园 韦素园(1902—1932),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 北京大学毕业。译有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等。参看《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3...
...鸿: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今鸿篇巨制,照耀寰区。” 那时候,~如《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库》之类,还没有诞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篇·〈译文〉复刊词》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兼语;形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