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认为是墨子弟子所记。《杂篇》从《耕柱》到《杂守》共16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与前两类体例不同,当是后期墨家学派的东西。 另一种是五组分类法,第一组是《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辨》共7篇,有的认为是...
...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 (1) 兼爱是...
...不惭然后动。 2、高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墨子事迹:荐曹仕宋 墨氏为宋国的宗族,墨子与宋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墨子聚徒讲学后,极力帮助宋国,推荐弟子到宋国参与政事,曹公子就是其中一个。 三年之后,曹公子从宋国回到墨子身边,向墨子汇报在宋国的情况。 ...
...旗帜鲜明,正确解读,弄清了几个世纪的公案,不能不说是对正确理解“六经“经典所做出的贡献。再如“艺成而下”一语出自《礼记·乐记下》,是千百年来束缚知识分子,轻视技艺,鄙薄技术的主要理论根源。袁枚先生在《与薛寿鱼书》一文中用反问语句引用这句“六经...
...墨子事迹:封地五百 临行之前,墨子想再见一次惠王,惠王说自己老了,派大臣穆贺为墨子送行。 墨子利用这个机会,又向穆贺陈述自己的学说,但没成功。 鲁阳文君听说此事,认为不妥,于是对楚王说:“墨子是有名的北方贤圣人,您不给予礼遇,岂不是叫天下...
...谓又如也。毕反欲改下‘又与’为‘人与’,傎矣。”案:王校是也,苏说同。 《墨子闲诂》原文 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王云:“‘今’下衍‘人’字。”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
...墨子事迹:光照千秋 墨子生前对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慨然而呼:“天下无人,则墨子之言犹在!”历史发展到今天,充分证明了墨子的论断很有道理,就像夜明珠出世那样,墨学在近百年来获得新生,重放异彩。 ...
...墨子事迹:墨守成规 禽子听后起身再拜,说:“先生讲得很好,请先生讲讲战争防御问题。” 墨子说:“我一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被侵略国家抵抗自卫。关于防御,最重要的是战前做好物资和精神两方面的准备。我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战傅、...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国亦然。处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