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张胜方》通窍解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胜方》:通窍解毒汤【处方】龙胆草6克,焦栀芩各10克,陈香蒿8克,紫背天葵20克,鲜鱼腥草30克,青娘子(糯米炒)5只,红娘子(糯米炒)5只,炮甲片8克,连皮桃仁10克,地鳖虫6克...
...目录 《洞天奥旨》护耳解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洞天奥旨》:护耳解毒汤【处方】金银花2两,当归1两,麦冬1两,蒲公英3钱,甘草3钱,桔梗2钱,半夏2钱,川芎5钱。【功能主治】左右耳后阴阳疽痈。【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6剂全愈...
...病名。系指痈生舌上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痈生于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语,此症因热入心包络而发,左寸脉宜洪大数,不宜细缓,红肿者可治,黑者不治。”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等。参见舌痈条。...
...,此毒火熏蒸,其热甚急,治不宜缓,急以黄连解毒汤合甘桔汤治之。服药不效者,不治。微微热汗吉之机,腠理疏通毒发稀。但恐汗多阳气弱,调元固胃效无违。凡痘疹发热自汗,此不必治。盖腠理疏通,毒瓦斯发越,无郁遏也。所以古人喻如庖人蒸笼之法,但欲其松耳...
...黄连与黄芩皆味苦,性寒,色黄,同归于胆、胃、大肠经,皆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治肠辟、下痢等湿热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为临床上所常用。然而,二药无论从药性及其治疗病症来说,又确有所差异。 《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的经方有13个,含有...
...也。又热久阴气大伤,胃液干枯,宜急救胃阴,以制阳火,凉润之剂在所必需。若用苦燥者治其热,则愈燥而愈热。盖苦以降气,气降则阴不生,燥以耗血,血亡则津益竭,由是畏火起与邪火交相攻击,其毙也可立而待。 引用:《得配本草》川黄连 下载:《得配本草》...
...目录 《幼科直言》固元解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科直言》:固元解毒汤【处方】当归、银花、苡仁、白茯苓、丹皮、扁豆(炒)、连翘、桔梗、黄芩、陈皮、山楂肉、甘草。【功能主治】结痂收靥。主痘见十朝,十一二三朝。【用法用量】白水煎。【...
...目录 《古今名方》加减金豆解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名方》:加减金豆解毒汤【处方】金银花9g,绿豆衣6g,甘草6g,明矾6g,陈皮3g,蝉蜕3g,僵蚕3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避疫驱邪。主瘟疫流行时,未病预防,或已感染者。...
...日三服。【备注】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证悉平。【摘录】《伤寒论》▼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
...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水泄、脾泄:用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同以文火炒至姜脆。取出,把两药分开,各研为末。水泄用姜末,脾泄用黄连末。每服二钱,空心服,开水送下。此方名“神圣香黄散”,亦治痢疾。 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