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图片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
...目录 《经验方》黄芪三皮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经验方》:黄芪三皮饮【处方】冬瓜皮 茯苓皮 黄芪各30克 生姜皮10克 大枣5枚 白糖适量【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克,煮取300克,去渣,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补气,利湿,行水...
...发现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同时清除掉大量坏死肌肉组织。舌质淡,体胖大,质瘀,苔白腻,脉芤。处方:生黄芪60克,当归20克,炒白芍20克,红参2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20克,车前子20克,肉桂3克,豆蔻克,厚朴10克,香附10克,...
...即桂枝汤加黄芪治黄汗。腰以上汗出,腰以下无汗。腰髋痛,如有物在皮肤中,身体疼痛烦躁者。热瘀于水,荣卫阻滞,则腰上汗出,腰下无汗,而腰痛身重烦躁。桂枝加黄芪以通调荣卫也。此方服后,如不得微汗,再服必得微汗,荣卫乃通,黄汗乃愈。凡病腰以上有汗...
...便秘和泌尿系感染发生。不宜煲一些过于“滋补”的汤类,以免“留邪”,影响病人的康复。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主要表现是“本虚”为主,兼有标实。饮食则要注意扶正气,以达到“祛邪”的目的。常可选用黄芪、党参、当归、田七、丹参、鸡肉、瘦肉(猪、牛)...
...□ 马建国 山东省曲阜第二人民医院 案1 毛囊炎 靳某,男,53岁。项部、发际处起数个豆粒大红色毛囊丘疹,顶部有脓点附着,疼痛或痒痛3个月。其间经数种抗生素注射、内服,或外敷红霉素软膏、一擦灵等,丘疹消退,但过后仍反复,缠绵不愈。患者素有...
...主要原料:制黄芪3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黄芪切片,加10倍量水煎30分钟,滤过取汁,再加同量水蒸一次,取汁去渣。粳米洗净,加黄芪汁及适量水煮粥。效用说明:补中益气、健脾。适宜于脾肺气虚、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懒言、自汗等症。...
...[原料]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黄芪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100克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
...用。 3、痈疽疮毒初起,红肿高大疼痛,可配银花,连翘、赤芍,红花,天花粉,皂角刺、炙山甲,白芷、防风等同用。如已溃烂破口,则不宜用,并去皂刺,山甲。如脓巳排净,可用乳香,没药,加入煅龙骨,血竭,儿茶,冰片等,研细粉外敷用(以膏药贴护)有·...
...不更方。前方加仙灵脾30g,仙茅10g,继进5剂。10天后,“起则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但因有恐惧“眩晕”的心理,不敢久坐,能起坐5~10分钟即平卧。即以前方增删调治20剂,若大便秘结3~5天加大黄5g,苁蓉10g;纳食不香加炒生山楂(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