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不揣浅陋,选出最近一些作者的短篇小说介绍给日本。——如果不是徒劳无益的话,那真是莫大的幸运了。 鲁迅一九三六年四月三十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日本《改造》月刊,原为日文,无标题。 一九三六年青,鲁迅应日本...
...汉学,同埋中国人精通外国科学,能够用中国言语文字翻译介绍各国高深学术嘅,仍然系好少,呢的岂系因外国人,同中国外洋留学生,唔愿学华国文章,不过因中国文字语言,未曾用科学方法整理完备,令到呢两班人,抱一类(可望而不可即)之叹,如果港大(华...
...同志好友来往频繁,相聚于此,纵论国是,探讨诗文,针砭时弊。著名的书斋“磨剑室”就在客厅东首,室内张挂南社社友赠送的对联“青兕后身辛弃疾,红牙今世柳屯田”。柳亚子早年仿照陈去病,因仰慕辛弃疾,改名“弃疾”,并以辛弃疾别号“青兕”为笔名发表反对...
...没有霜,也没有雪,凡萎黄的都是“寿终正寝”,怪不得别个。呜呼,牢骚材料既被减少,则又有何话之可说哉! 现在是连无从发牢骚的牢骚,也都发完了。再谈罢。从此要动手编讲义。 鲁迅。十一月七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
...无题〔1〕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爸爸。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2〕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三月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参看本卷第143页注〔1〕。据《鲁迅...
...,并非一二人所能左右,某君大有可以促进学校改革的机会,但都不屑去做,倒反而写了文章去攻讦,我觉得这种态度很不好。 这封信写的太长了,但我以复旦学生一分子的资格,不能不写这一封信,希望某君的态度能改变一下才好。再我这封信是用真姓名发表的,我负...
...译出后都曾分别在《奔流》、《译文》、《文学》、《新小说》等月刊发表。鲁迅的译文系从日译本转译(其中《钟的显灵》一篇未译)。 巴罗哈(1872—1956),西班牙作家。一生写有小说一百余部和论文集十余本。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斯克族人民的生活,但有...
...而且文章又多么古怪,尤其是那一篇《斯巴达之魂》,现在看起来,自己也不免耳朵发热。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我还记得“被发大叫,抱书独行,无泪可挥,大风灭烛”〔4〕是大家传诵的警句。但我的文章里,也有受着严又陵〔...
...送O.E.君携兰归国〔1〕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二月十二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与《无题》(“大野多钩棘”)、《湘灵歌》同在《鲁迅氏的...
...故乡黯黯锁玄云(下略)。为坪井学士云:皓齿吴娃唱柳枝(下略)。”两人都是日本在上海开设的[竹条]崎医院里的医生。 【注解】 ①《鲁迅日记》1932年12月28日:“晚,坪井先生邀至日本饭馆吃河豚,同去并有滨之上医士。”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