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四项原则 养精调神 合理饮食 强身健体 科学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黄纯琪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一思想经历代医家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治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23.html

平和度夏 免生燥热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炎暑将临,应顺时养生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 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阳气盛于外,是阳气旺盛、万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75.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2、调和五味 仲景特别强调饮食养生的关系,“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学说: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内经提出了协调阴阳、饮食、起居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防病健身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6.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医心方辑录,因此现存的医心方是研究黄帝明堂经内容的珍贵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敦煌出土的古代医学卷子中,三片针灸腧穴文献残页,经日本小曾户洋先生考证,确认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古传本。 另外,根据针灸甲乙经医心方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立夏养生 尤重养心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特点“蝼蛄鸣,蚯蚓出,五谷生,苦菜秀。”从中可以看出,立夏时节蝼蛄开始聒噪着夏日的到来,蚯蚓也开始帮农民翻松泥土。如果说“谷雨”是农作物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的时候,那么立夏就是“秧苗增高,快速生长”之季。 立夏养生重养心 黄帝内经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60.html

老年人冬季养生保健 一天三喝保健康_老年饮食_【中医宝典】

...,是老人冬季抗寒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晚睡前喝牛奶、豆浆:中医认为牛奶具有“补虚益肾、生津润肺、益气养血”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最宜服用。若不适合喝牛奶或不爱喝牛奶,可以改喝豆浆。中医认为,豆浆补虚损、润肠胃、清肺火、化痰的作用。豆浆不仅同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266.html

中医饮食护理_【中医宝典】

...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衣不火单热”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身无灾,保持健康。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55.html

环境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非常受到人们重视,如黄帝内经里就明确的记载:“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日: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76.html

立秋养生饮食宜少辛多酸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要均衡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而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 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9.html

共找到905,7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