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勃洛克论》是我译添的,是《文学与革命》(Litera-tura i Revolutzia)的第三章,从茂森唯士〔16〕氏的日本文译本重译;韦素园君〔17〕又给对校原文,增改了许多。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概还以为托罗兹基是一个喑呜叱咤的...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三:无题〔1〕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午后……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烟水寻常事,……。’” 四:无题〔1〕 万家墨面没蒿莱...
...未见;《列子》〔5〕就有假托的嫌疑,而况他所称引。我自愧浅薄,不敢据此来衡量杨朱先生的精神。 二、“行要学来辅助”,我知道的。但我说:要学,须多读外国书。“只要行,不要读书”,是你的改本,你虽然就此又发了一大段牢骚,我可是没有再说废话的必要...
...三十。黄竟以此起家,为教育厅小官,遂编《越风》〔2〕,函约“名人”撰稿,谈忠烈遗闻,名流轶事,自忘其本来面目矣。“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3〕,然一遇叭儿,亦复途穷道尽!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约写于一九三六年,原无标题。 许绍棣...
...各家以及别的作者的版画,闻共有百余幅之多,大者至二三尺,且都有作者亲笔的署名,和翻印的画片,简直有天渊之别,是很值得美术学生和爱好美术者的研究的。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七日《文艺新闻》第三十九号,署名乐贲。 德国...
...“某”字的第四义〔1〕 某刊物的某作家说《太白》不指出某刊物的名目来,有三义。他几乎要以为是第三义:意在顾全读者对于某刊物的信任而用“某”字的了。〔2〕但“写到这里,有一位熟悉商情的朋友来了”。他说不然,如果在文章中写明了名目,岂不就等于...
...亭杂文附集》 18、“立此存照”(五)-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19、“立此存照”(四)-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20、“立此存照”(三)-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21、“立此存照”(二)-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22、“立此存照”(一)-...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1〕 为了一个学校,《语丝》原不想费许多篇幅的。但已经“谈”开了,就也不妨“谈”下去。这一篇既是近于对前一文〔2〕的辩正,而且看那口吻,可知作者〔3〕和复旦大学是很关切,有作为的。所以毫不删略,登在这里,...
...本纪表志,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与迁、固相上下。凡为《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唐本纪表志》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外集》若干卷、《归荣集》一卷、《外制集...
...一轴,上有徽宗御题押。案《宣和画谱》,摩诘罗汉凡四十六轴,此其一也。公绘事既妙绝,而奉佛尤笃,所画罗汉,于端严静雅外,别具一种慈悲意。袈裟文织组秀丽,千载奕奕有生色。此君尝云:“夙世自禅伯,前身应画师。”乃称耳。《弇州山人稿》 余尝见梁思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