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测定 放射免疫显像后第6-8天手术中取肿瘤、转移灶及对照的正常组织,剪成碎片,用生理盐水漂洗3次,滤纸吸干称重,用25%三氯醋酸消化成均相测cpm,计算出T/NT放射性比值。 2 结果 2.131I-...
...鉴别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依赖经典形态分类以及传统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鉴别的需要。随着各种先进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新的鉴别方法亦纷纷推出,如红外光谱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以及DNA分子标记鉴别等,中药材鉴别领域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 ...
...放射线对皮肤的损伤有一定的潜伏期。短期接受大剂量的皮肤照射,潜伏期短,一般于数天后出现症状,表现为急性放射性皮炎,再经过数年或数十年的潜伏期后表现为晚期损伤。长期小剂量的辐射有累积作用,经过数年或数十年之后,也可出现放射性皮炎甚至癌肿。 ...
...某些元素通过原子核衰变自发地放出α或β射线(有时还放出γ射线)的性质 radioactivity 国语辞典 釷、鈾、鐳等的單體或鹽類,能使密閉暗箱中的攝影乾片感光,並能使周圍空氣變成導電體,此種特性稱為「放射性」。...
...放射性食道炎 食管的鳞状上皮对放射性物质比较敏感,因此,在放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放射性食管损伤,尤其当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时,这种食管损伤会更加严重。这种因放射线所引起的食管损伤,称之为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
...translation),利用此反应可在体外对DNA片段进行放射性磷(α-32PdNTP)的标记制成探针(probe),进行核酸的分子杂交实验,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图16-11)。 图16-11 缺刻平移标记DNA探针许多实验证实DNA ...
...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由放射性物质沾附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而形成。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处理、核反应堆的运行和核爆炸等过程中最易产生。...
...水汽凝结在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微尘上形成的雨;或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放射性尘埃污染而形成的雨。在大气中进行的核爆炸最易形成放射性雨,使大面积的地面物体受到核污染。...
...放射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放疗的早期,也可以发生在放疗完成之后,甚至可以发生在放疗完成后数月乃至数年。 1.早期症状 急性放射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最早可在放疗开始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出现,但大多数病人要等到照射30~40Gy时才会出现症状。早期症状...
...的鉴别诊断。 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以非培养方法来检出与鉴定临床标本中的结核菌,展示其敏感、快速及特异性高等优点,如核酸探针(DNA probe)、染色体核酸指纹术等。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