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脉。”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 他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药疹验案一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具体不详),次日颜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热不退,经口服抗生素和中成药效果欠佳。见:体温38.6℃,寒热往来,午后较甚,午后头痛,时有汗出,口干喜饮,无口苦,无咽痛,纳食稍减,大便偏稀。查:前额、双颊、鼻梁、颈部、手足心、前胸、后背散在红色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092.html

脑充血头疼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胃口不下行,心中时常发热,大便干燥。其脉左右皆弦硬,关前有力,两尺重按不实。 【诊断】 弦为肝脉,至弦硬有力无论见于何部,皆系有肝火过升之弊。因肝火过升,恒引动冲气胃气相并上升,是以其脏腑之间恒觉有气上冲也。人之血气行,气上升不已,血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10.html

经方治疗胃溃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胃溃疡,曾服用西药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后又服用附子理中丸等成药和汤剂,效果不佳。 二:胃胀痛,偶有嘈杂泛酸,饥饱皆不适,喜温,腰困,小腹胀,咽干,头昏闷,鼻干,眠欠佳,便不调(不实),舌淡暗苔白,脉细弦缓。有高血压病史2~3年,数年前行子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14.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诸杂病生死脉候歌_《脉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各不一.今歌本生死之脉.故不论病源.只论脉之生死.腹胀浮大是出厄.虚小命殂须努力.此篇大抵以脉病相应不应言生死.然亦不可专执.临病参考可也.如中恶腹胀脉紧细者生.浮大者死之类.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下痢脉欲绝者不死.杂色恶...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9.html

鸡血藤配首乌藤 治疗并发症药对(13)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应用 鸡血藤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首乌藤功擅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二药配伍,共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 心得 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在使用雷公藤时,配合应用鸡血藤和甘草,能减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48.html

问诊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四之一。在病者主诉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其陪者有目的地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既往病史、生活习惯,欣食爱好,以及家庭、生活经历等兴疾病的有关倩况,是全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询问病情方面,以“十问”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nzhen-1400.html

原篇_《外经微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雷公曰问于岐伯曰:五脏六腑各有原穴,之可以知病,何也?岐伯曰:诊脉不若原也。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原者,脉气之所注也。切脉之法繁而难知,切腧之法约而易识。雷公曰:请言切腧之法。岐伯曰:切腧之法,不外阴阳。气来清者,阳也。气来浊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jingweiyan/162-7-1.html

世界最早舌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舌专著——《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舌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舌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舌萤光检查、舌印检查、舌的病理切片检查、舌的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3.html

共找到8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