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汉卿 朝代:元·元贞元年 年份:公元1295年 序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针经直说 络说 交经辨 气血问答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流注八穴序 定八穴所在 真言补泻手法 夫妇配合 古法流注 杂忌法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 冬至...
...(《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亟,急也。凡用针取病者,春宜治各经之络穴;夏宜治各经之俞穴;秋气未深,宜治六腑阳经之穴;冬寒阳气闭塞,脉不易行,故当用药而少施针石,此用...
...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疡。(言中而不去,去针太迟也。不中而去,去针太早也。均足为害。此节与寒热病篇文同,但彼云不中而去则致气者是,此云害中者误也。详见前五十四。)《小针解》曰∶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
...,咳嗽。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止咳,……位于肺经‘鱼际’穴上5分。针法:2~3分、针感麻、酸至指尖。”《陕西新医药》(4).28.1972:“止咳穴,肺经,大鱼际处,鱼际穴上5分。”新2号(手)定位:位于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处。...
....阴合为水.阳井为金.阳荥为水.阳俞为木.阳原阳经为火.阳合为土.出为井.溜为荥.注为俞.过为原.行为经.入为合.五脏五 .六腑六 .各行其道.故曰五 之所留.五脏无原.六腑精华注入五脏之俞.故以俞为原.此六腑之所与合.至于人体有病.根据经...
...部位 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证治 腹胀肠鸣不便.脾虚人不乐.身寒.太息心悲气逆.痔疾.骨疽蚀.妇人绝子.小儿慢风.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按∶商丘.乃阴经金穴.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登高初步之小阜也.商乃西金之高音.脾井荥俞经四穴.皆居卑...
...平胃散五钱,蒸饼为丸,汤酒任下,治疗与温中丸不殊。 引用:《本经逢原》针砂 下载:《本经逢原》chm电子书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得配本草》针砂 即作针家磨 细末也治黄胆,消积聚肿满,平肝气,散瘿。 引用:《得配本草》针砂 下载:《得...
...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切而致之,刺而和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足(《素问》作不足),神气乃得复。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
...是十分审慎的,堪称我国针灸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又一次总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编成以后,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于是,王惟一等人科学计算,精密设计,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成功地铸造了两具与一般人身等高...
...一名腕骨.本输篇云.太白腕骨之下也.俗名孤拐骨.四、商丘(经穴)部位 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证治 腹胀肠鸣不便.脾虚人不乐.身寒.太息心悲气逆.痔疾.骨疽蚀.妇人绝子.小儿慢风.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按∶商丘.乃阴经金穴.四方高.中央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