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反复发生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或萘瑟菌感染时应考虑到补全缺陷的可能。补体溶血试验CH50和CH100可确定是否有C1、C2、C3、C4、C5、C16、C7及C8功能缺陷。缺乏上述任何一种成分,CH50都会降低,CH50是在补体...
...κ有5个,其中4个有功能:Cκ只有1个。在人类,Vκ基因片段约有85~100个,编码V区氨基端的1~95位氨基酸,包括CDR1、CDR2和部分CDR3。根据DNA相似性程度,Vκ可分为16个组。在胚系DNA水平上,Vκ基因片段分散约占...
...坏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膳食史、典型症状和体征以及生理、生化检验,还可进行治疗试验。现仅就血、尿生化检验及生理功能检查叙述如下。(1)血尿维生素C含量测定①血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人体内维生素C主要是还原型,一般认为血浆中约有80%为...
...(一)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1 INH mRNA转录被抑制(Ⅰ型),至血清C1 INH浓度下降;另一些病人C1 INH关键反应区的精氨酸发生突变,血浆中存在正常或增高水平的C1 INH,但无功能(Ⅱ型)。少数先证者为自发突变。 ...
...1930年Duke和Wallace发现,被补体调理的结合到灵长类红细胞膜上的锥虫可产生免疫粘附现象。其后Nelson(1953)报道,与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粘附只需要激活C3,而不需要激活具有溶解活性的补体末端成分,并将红细胞和中性...
...进入60年代后,由于蛋白质化学和免疫化学技术的进步,自血液中分离、纯化补体成分成功,现已证明补体是单一成分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它是由三组球蛋白大分子组成。即第一组分是由9种补体成分组成,分别命名为C1、C2、C3、C4、C5、C6、C7、C...
...IgE是1966年发现的一类Ig,分子量为188kD,血清中含量极低,仅占血清总Ig的0.002%,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ε链有4个CH(Cε1~Cε4),无铰链区,含有较多的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使IgE丧失...
...补体成分激活后产生的裂解片段,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对于补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补体受体(complementruceptor,CR)曾按其所结合配体而命名为C3b受体、C3d受体等;但经详细研究后发现,补体受体...
...引起的功能不全。 其次,在2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肾小球基底膜的系膜旁的上皮下沉积物只在低补体血症者的肾活检标本中存在,此时一般认为有NF存在。 在研究中,他们应用抗C3c和抗C3d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来评价与C3产物有关的沉积物成分...
...美国儿童医院研究基金会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儿科的Clark D. West博士在研究中,应用抗C3c和抗C3d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有关C3降解产物的沉积物的成分。应用常规显微照片和新鲜组织切片双抗体法免疫组化检查进行评价。 Clark D....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