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然自黄帝已后,至於三代,千有馀年,而其礼乐之备,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之乐歌也,《清庙》,祀太庙之乐歌也,《...
...一书,坚持认为西医“验诸既死遗骸,恐有违失”,亦即不明气化之理,因而他主张以道教的“内视”(据说高明的内丹修炼者能内观体内脏腑和经络的状态)来寻找脏腑的真谛。广东花县医生黄炽华完成于1902年的《医学刍言》,提出的宏愿则是:“吾愿阐岐黄之坠...
...宣示汝等,令知将来三清,不离烦恼;令知大道不在他方,但观身心,修习正道,自然解脱。 天尊告遍通真士曰:一切众生心法如生。云何一切众生心法如生?一切众生,本有生邪?若有生者,生从何有?一切众生,本无生邪?若无生者,见有生身,汝众今见身有耶?见...
...江户初期宍野半创立。奉室町和安土桃山时期(16世纪后半叶)的长谷川角行为教祖,教典是《神德经》和《神理大要》。 奉天御中主神等三造化神为主神,同时奉祀天照大神等神。 称神道即国法,其本质是祖宗建国精神的延长和体现。该派所说的神道实际指复古...
...国语辞典 道教認為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上八洞、下八洞之分。後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住所。 唐.王勣.遊北山賦:「假使遊八洞之金室,坐三清之玉宮,長懷企羨,豈出樊籠?」...
...的理论课题,体现了道教生命哲学那种强烈的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分为“敬信一”、“断缘二”、“收心三”、“简事四”、“真观五”、“泰定六”、“得道七”等七部分,也就是生命修炼的七个层次、七个步骤,集中讲了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问题。 《天隐子》...
...明治14年(1881)芳村正秉创立。奉祀天御中主神等三造化神,以芳村的《教义大要》等为经典。 宣称复古神道为“大中至正的天地自然之道”,它贯通天地上下、中外古今。 传此道者应内修精神,外修教义,研究神之奥义,以感动天地。 有十条教规,大意...
...冲波突浪,如飘一苇。山岸尚自崩裂,况堤岸堆?此石冲击不动,故唐杜工部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此神异之圣迹也。”秀才曰:“既有此圣迹,迹里人何不建庙?”老吏指:“关下松阴中,即其庙也。” 姚卞就邀老吏同往,到...
...国语辞典 下元節的簡稱。 術數用語。術數家以六十甲子與九宮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稱第三甲子為「下元」。 道教稱水中為「下元」,指水府。 西遊記.第三回:「懇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嶽清寧,下元安泰。」 古代醫學稱腎部為「下元」。...
...是从何处至此?”黄松山说:“我奉师傅之命,叫你投奔灭蜈山绝恩岭。这有师傅锦囊一个,到那里拆开,便知分晓。”顾焕章说:“你我往清妙观,到师叔那里去。”黄松山说:“正是。”二人言罢起身,晓行夜住,饥餐渴饮,那一日,到了绝恩岭清妙观。二位进庙,到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