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解释,王冰理解为气蓄于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其他对《内经》很有研究的医家吴昆、马莳,张介宾等均未对此作出解释,张志聪则对王注提出异议,认为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其解说明确指出善气是善太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道家老子思想与佛学合流的典型。 有物先天地,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有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等于我们日常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中医的名与实_【中医宝典】

...医药学为主体,但也应包含其他民族的医药学。藏医以赤巴培根理论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蒙医以赫易希日巴达干理论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维医则以气、水、火、土四行结合湿、燥、热、寒四种性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5.html

《道德经》养生要顺自然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道德经》为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被道家奉为经典。它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孔子曾向他讨教过。周室内乱时,他弃官而去,经过函谷关时,一位叫喜的守关军官要他讲道,于是,他写了五千余字...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27.html

胁痛门_《养生导引法》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直符吏,均为道家隐语。下段白虎魂神甲申直符吏等同。不详解释。□〔原文〕二法∶右胁痛,念∶肺为白虎,右目中魂神,将五营兵,千乘万骑,从甲申直符吏,入右胁下取病去。胁侧卧,伸臂直脚,以鼻纳气,以口出之。除胁皮肤痛,七息止。〔...

http://qihuangzhishu.com/785/10.htm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关于人性,人们历来见仁见智,有性善说(如孔孟)、性恶说(如荀子和法家)、性善恶混杂说(如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白板说(如洛克);有自然人性论(如老子、休谟)和社会人性论(如孔子、孟子)。自然性才是人的本性,这是因为:第一,自然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道教哲学_道家_【文学360】

...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 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17.html

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周易网】

...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 《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

http://wenxue360.com/zhouyi/archives/89.html

道教三清:元始天尊与道教起源_道家_【文学360】

...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93.html

离思五首·其四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④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3260.html

共找到819,9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