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可言说性_道家_【文学360】

...等同于任何可命名的事物。它是非存在,即相当于无。这是种与任何能被命名的,确定有限的存在或实体都无法对应的实在,然而它显然是真实的,并且是所有有限实在的根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在天地前诞生,沉默而虚空,它孤独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8.html

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毒药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 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有毒无毒等字样。毒药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前所述,药性都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07.html

老子吃瘪-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当然,历史上运用道家思想,以拨乱反正的,不止是汉文帝这一幕,在其他朝代也非常多,这是有关经国大势的作为。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从这里又要想起道家的另一个大原则,但这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老子思想误解:无为非’为所欲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非’为所欲为 老子在说明「无为」观念时,很容易造成另种误解,认为无为就是任由个人所欲而为。 无为固然呈现了超越人为规范之自由,但这种自由乃受约束的自由,也就是自由必须以不破坏自然和谐为范围。否则,若只知去除人为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8.html

怎样理解中医心主神志的理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能担任反映客观事物这种功能活动的是心脏。这认识,几千年来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故有心情、心意、心思、心愿等词语,成为人们的习惯语言。而心所营运的血液,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脉,就是血脉。可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3.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是雌性,也就是阴性的生殖器官所出生的。因此,老子造了一个名词,叫做玄牝。后世的道家由此引申,认为大海荡荡的中心点有海眼海眼虽小,却是源源滚滚而出,成为大地层面的诸大海洋和江河的来源,它便是海的玄牝。至于北极,便是大地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气功文化宋朝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云笈是珍藏道书的书箱,七签是指道书总有七大部: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1—28卷,总论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 之事,其中涉及气功内容的,有《黄庭经》、《中黄真经》、《老君清静心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48.html

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老子他说》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才体现了人的普遍、永恒性质;第二,人的本性是生来就有的,社会性不具备这属性。 老子的人性论立基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人的本性是由产生和赋予的。自生自发、无私无欲,人性也应当这样。他认为婴儿状态最符合人的本性,而婴儿状态正好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共找到966,1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