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逆汤发汗,亦脏腑荣卫之气复和之故。温病忌发汗,亦与桂枝杨证忌用麻黄之理同。温病之得汗而解,亦与桂技扬证用芍药敛荣气以与卫气平,自然得汗而解之理同。不过不可用桂枝生姜大枣炙草热性横性之药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15.html

中医文献整理与知识挖掘之力作——《温病大成》_【中医宝典】

...□ 李经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在众多现代编纂的中医药文献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曹洪欣教授总主编的《温病大成》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编纂者匠心独具、创意新颖,出色地将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与相关知识的深度发掘紧密结合起来,为今后继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135.html

少阳经证_《圣悬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入阳明。当以清凉和解之法,散其炎烈也。红雨丹柴胡钱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石膏三钱 甘草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切 元参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微汗。治三日少阳温病,胸胁疼痛,耳聋口苦,咽干作渴者。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uanshu/1298-4-9.html

《温热暑疫全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服药总法 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变证加减法 朱丹溪动静二暑 方古庵论 王安道中暑中热 附:医案十三则 暑病论 暑病方二道 附:集方二十九道 卷·疫病方论 瘟疫九传 但表不里 但里不表 表而再表 表里分传 再表再里 先表后里...

http://qihuangzhishu.com/800/index.htm

《温热暑疫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药总法 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变证加减法 朱丹溪动静二暑 方古庵论 王安道中暑中热 附:医案十三则 暑病论 暑病方二道 附:集方二十九道 卷·疫病方论 瘟疫九传 但表不里 但里不表 表而再表 表里分传 再表再里 先表后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shuyiquanshu/index.html

温病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病人神色昏晦。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虽脉象较实,仍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91.htm

乌梅白糖汤治愈温病发热十五案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而数。予以乌梅枚白糖二两浓煎尽剂,是夜汗出,安卧喘平,天明尿利热退,索粥。*医笑曰,温病用乌梅,岂不将温气敛住,烧心烂肺而死,此之得愈乃万幸云。太原电报局吕君病温病,经医用麦冬石膏等药,热不退病反重。十日,神短气微,脉亦微少,舌有干黄胎,...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9.htm

温病兼胁疼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津李××,年三十八岁,于孟冬上旬得温病。病因 其妻于秋间病故,子女皆幼,处处须自经管,伤心又兼劳心,遂致暗生内热,薄受外感,遽成温病。证候 初得时,即表里俱热,医者治以薄荷、连翘、菊花诸药,服后微见汗,病稍见轻。至再诊时,病患自觉呼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4-23.html

热病一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初见头痛项强恶寒发热之太阳病时起.按仲景云.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仲景分明指此为 病.则合之内经热病论.所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者.即从此例矣.同一太阳病.温病渴而不恶寒.热病渴而恶寒.中风汗出而不渴.热病汗...

http://qihuangzhishu.com/725/34.htm

《伤寒绪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至春分节后,天令温暖,有人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经》云∶冬伤于寒,发为温病。又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言冬时伏气,随时温热发出,但所发之因不同,有感非时暴寒而发者;有饥饱劳役而发者;有房室作力而发者。所感之客邪既殊,...

http://qihuangzhishu.com/723/24.htm

共找到159,3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