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克_《医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皆地、阴、水。肾中真阳之气, 煦育,上通各脏腑之阳,而肾中真阴之气,即因肾阳蒸运,上通各脏腑之阴。阳助阴升,以养肝木,则木气敷荣,血充而气畅矣。由是,肝得上升之阴气而养心火,则火气温润,血生而脉行矣。由是,心得上升之阴气而养脾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713-8-3.html

前阴_【中医宝典】

...前阴 第一节 小 妇女前阴(包括阴户、玉门、阴道)发生的病变,称为“前阴”。 常见的前阴有阴痒、阴疮等。 前阴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它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足少阳之脉“入毛际,合于厥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10.html

身形内应脏腑部位篇_《形色外诊简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得住留,留之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挛也。(上并出《内经》。)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终始也。上焦当心下、胃上口,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脘,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口,分别清浊,出而不内,其治在脐下一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gsewaizhenjianmo/745-5-1.html

疫疠诸候(凡)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之必愈。五日以上,瘴气深结在脏腑,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或人得病久,方告医,医知深,已成结,非可发表解肌,当问之得病本末,投药可专根据次第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14-2.html

机_《中医伤科按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脾、国是气血循行的重要部位,若脏腑受邪,可波及关节。此所谓“八虚”者,亦即表明筋骨关节伤病与脏腑气血病变存在着内外、表里关系。《素问.上古天真篇》曰:“……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经脉篇》曰:“脉弗荣则筋急。”肝藏血、筋,肝血充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shangkeanmoxue/1035-7-2.html

脉学题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张力加上血管内血液流动之力,已大大超过脉管底面之张力,故沉取不可能有“又着下面葱皮”之感觉。此一描述似为想象之成分居多,但却符合临床实际。至于芤脉之以大出血诸家皆无异议,而《脉诀》以瘀血及痈脓,为诸多医家不纳。《濒湖脉学》引...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13.htm

太阳附子泻心汤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上四味,切前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附子泻心汤,其心下之痞与大黄黄连泻心汤同,因其复恶寒,且汗出,知其外卫之阳不能固摄,且知其阳分虚弱不能抗御外寒也。夫太阳之根底在于下焦水府,故于前方中加...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09.htm

舌色内应脏腑篇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附咽喉)胃足阳阴之脉,循喉咙。胃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气逆则喉痹卒喑。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其咽干。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则咽痛。脾足太阴之脉,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则舌本强痛。心手少阴...

http://qihuangzhishu.com/745/45.htm

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误解——与耿世钊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心”能“神明”。这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误解。 脏腑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故历来受到重视。当代中医界对古人论述较少的脑与五脏的相关性,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属于常识性的正确认识:即在脏腑理论中,古人把有关脑的生理和能,多分别归属于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61.html

五脏虚实_《幼科折衷》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之。肝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烦闷;虚则切牙呵欠。气热则外生风,气温则内生风。肝热则手寻衣领及乱捻物。肝有风,则目连扎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清丸;治心,导赤散。肝热甚,目反强直而搐,治与有风同。凡或...

http://qihuangzhishu.com/755/68.htm

共找到432,5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