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陷胸汤、丸及白散之外,又有泻心汤数方,虽曰泻心实亦治胸中之病,盖陷胸诸方所治者,胸中有形之痰水为病,诸泻心汤所治之病,胸中无形之气化为病也。《伤寒论》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由气滞所致,导致气滞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湿阻,盖由湿性黏滞所致也,所以本品治疗心下胀满,系其燥湿化痰之功,应用时须配以理气之剂,如陈皮、枳实等。治疗心下痞满的方剂莫过于半夏泻心汤,半夏的作用就是消痞散结。 “下气”即降气,半夏...
...口干、便干、尿黄、舌红苔燥。治疗当脾胃兼顾,用药不可过燥或过润,否则会更伤胃阴或留湿闭寇。 治疗方法 成肇仁独创一经验方,自拟为理气燥湿和胃汤:丹参15g,白术12g,法半夏10g,元胡12g,茯苓15g,白芍15g,厚朴10g。气滞甚者加...
...脾加半夏汤下气定喘,又借半夏入清热药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化裁后学矣。)又与越脾加术汤,下气生津分彼此。千古医方仰仲师,一加一减皆精义。 目录 《退思集类方歌注》越脾加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越脾加半夏汤 治肺胀...
...主要原料:生山药(研细未)30克,半夏30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先将半夏用微温水淘洗数次。不使有矾味。用做饭小锅(勿用药甑)煎,取汤约500克,去渣调入山药细未,再煮两三沸成粥,和白糖食用。效用说明: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凡因脾胃虚弱而...
...拥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是一门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目前,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的发展曲折漫长。回顾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三十年来的体会,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应当做到遵循...
...《医方考》木香化滞汤木香 生姜 陈皮(各六分) 柴胡(七分) 当归梢 枳实(各四分) 半夏(一钱五分)红花(二分) 草豆蔻 炙甘草(各二钱)忧气郁结,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此方主之。上件病证,即六朝之医所谓气膈也,今人谓之气痞耳...
...,宜与天南星等同用。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
...实.名小陷胸汤.乃痰热为患.又岂曰下早所致乎.水结胸.半夏茯苓汤入姜汁.乃水停心下也.心下痞.腹鸣下利.半夏泻心汤.人参半夏干姜甘草大枣.因中气伤也.同黄连黄芩.或热犹未解乎.若然则结胸何法以治之.曰邪气尚实仍与内消.中气伤残.只应温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