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见《隋·经籍志》。三卷(《通志艺文略》作二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72.htm

《桐君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见《隋·经籍志》。三卷(《通志艺文略》作二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3.htm

火类_《鉴》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动也。惕跳动螈,火之体也。惊属心、而脉亦心所主也。暴喑、卒 也。肺主声,其或火旺水衰,热乘肺金,则喑而无声也。经曰、内夺而厥,则为喑,此肾虚也。、废也。冒昧者、蒙昧而昏暗也。气热神浊,火之体也。躁扰者、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也。热甚于外,...

http://qihuangzhishu.com/823/29.htm

《雷公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一作二卷)。作者不详。托名雷公。约成书于公元二世纪初。陶弘景认为本书在药物功用、主治及品种方面较《神农本草经》有所补充。原书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74.htm

《雷公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一作二卷)。作者不详。托名雷公。约成书于公元二世纪初。陶弘景认为本书在药物功用、主治及品种方面较《神农本草经》有所补充。原书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35.htm

《神农本草经》简介_《神农本草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htm

《神农本草经》简介_《神农本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nongbencaojing/104-1-0.html

抗阿米巴及抗滴虫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阿米巴病药物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肠内抗阿米巴病,肠外抗阿巴病及肠内外抗阿米巴病三类。在肠内抗阿米巴病中,巴龙霉素毒性最低,是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及带包囊者的常用药物,但有产生亚急性髓鞘视经病变危险,故国外近年有用副作用轻微的二氯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202.htm

《本草乘雅半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仅得其半,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在引录古说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14.htm

《本草乘雅半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仅得其半,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在引录古说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69.htm

共找到113,4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