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枳实以散郁,猪苓、泽泻、赤苓利小便以渗湿,茵陈驱湿热以退黄疸。【摘录】《杏苑》卷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七引《活人书》:茯苓渗湿汤【处方】白茯苓5分,泽泻5分,茵陈5分,青皮5分,陈皮5分,防己5分,栀子8分,...
...目录 《石室秘录》红黄霹雳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红黄霹雳散【处方】白术5钱,薏仁9钱,芡实5钱,人参5钱,茵陈3钱,白芥子3钱,半夏3钱,泽泻3钱,附子1钱,黄芩3钱。【功能主治】遍身生疙瘩,或内如核块,或外似蘑菇、...
...目录 《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
...茵陈(二两) 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半) 炙甘草(一两)发黄,脉沉而迟,肢体冷逆,腰以上自汗者,此方冷服。此阴证发黄也。阴寒盛于下,则戴阳于上,故上体见阳证,下体见阴证。阴盛于下,故见阴脉之沉迟,兼阴证之四逆,阳戴于上,故见阳证之发黄,...
...清阳之气,即升清降浊;防风辛以散肝、香以舒脾、风以胜湿;木香行气导滞,平肝和脾,乃“郁者伸之”之意;肉果温中行气,暖胃固肠,即“寒者温之”之谓也。临床应用时,若见偏于脾虚者,可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偏于肾阳虚衰者,可合四神丸加减;偏于肝郁乘脾者加...
...目录 《四圣心源》桂枝姜苓牡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圣心源》:桂枝姜苓牡蛎汤【处方】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干姜3钱,丹皮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气虚,加人参。【摘录】《...
...目录 《医学正传》小茵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正传》:小茵陈汤【处方】附子1枚(作八片,炮)甘草(炙)30克 茵陈60克【制法】上药细切,作三服。【功能主治】治发黄,遍身冷,脉沉细而迟者。【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
...目录 《医醇剩义》加味茵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加味茵陈汤【处方】茵陈6克 木通4.5克 赤苓9克 泽泻4.5克 苡仁30克 茅术3克 厚朴3克 薄荷3克 青皮3克 车前6克 青荷梗33厘米【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
...藏茵陈胶囊用于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用于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通用名称:藏茵陈胶囊 汉语拼音:Zangyinchen Jiaonang 剂型:胶囊剂 【成份】藏茵陈。 【性状】藏茵陈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绿褐色至褐色的颗粒或粉末:...
...有奇验。茵陈蒿汤茵陈蒿 川大黄 栀子引用灯心,水煎服。【方歌】里实须用茵陈汤,栀子茵陈生大黄,灯心为引水煎服,便利黄消体泰康。茵陈五苓散茵陈蒿 赤苓 猪苓 泽泻 白术(土炒)肉桂引用灯心,水煎服。【方歌】茵陈五苓治黄病,利水除湿有奇功,术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