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之因多端.而要以脾胃为本.脾胃者土也.处于中州.浇灌四旁.清浊以分.水谷以别.皆藉此健运之能.而升降开阖.由之布化.尚何沥泻之虞哉.惟中气稍弛.风胜则飧泻而完谷不化.寒胜则洞泻而澄澈清冷.湿胜则濡泻而糟粕不实.热胜则火泻而暴注下迫.更...
...泄本属湿,然多因饮食不节,致伤脾胃而作。须看时令,分寒热、新久而施治。治法∶补脾消食、利小便。亦有升提下陷之气,用风药以胜湿;亦有久泄肠胃虚滑不禁者,宜收涩之。主方白术(二钱) 白茯苓 白芍药(炒,各一钱五分) (以上三味乃泄泻必用者)...
...体质虚弱之人,常因外感风寒、内伤凉性饮食而致胃痛发作,秋末冬初尤为多见。 下面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里,打入一个鸡蛋,把白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腹吃一次。轻者1~2次,重者4~5次...
...中医认为,仙人掌性寒、味苦,具有行气活血、滋补健胃、清热解毒的功效。 下面介绍几则巧用仙人掌疗疾的验方,供选用。 腱鞘炎:选择一块面积稍大于腱鞘病变部位的仙人掌,除去毛刺,将一面的表皮层刮掉,敷于病变部位,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一般4...
...主运化,脾虚邪陷,则中阳不振;寒湿不化,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气不升,寒湿下注,故下利益甚;脾失健运,后天失调,故不思饮食。但必须指出,此证不仅在中州;长期泄泻,不可单责之于脾。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患者神疲恶寒,面色苍黄,显系下元...
...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痰则豁之,食则消之,是其治也。虽然六症既明,三虚不可不察,脾虚、肾虚、肝虚是也。脾虚者,饮食所伤也。肾虚者,色欲所伤也。肝虚者,忿怒所伤也。饮食伤脾,不能运化;色欲伤肾,不能闭藏;忿怒伤肝,木邪克土,皆令泄泻。然肾泄...
...解毒凉血,主治肠风泻痢、白带、疥癣、痔疮等症;根、子性平,味甘,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主治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黄水疮等症;叶性寒,味苦,可除诸热、导积滞,主治赤白痢疾、疔疮疖肿等症。现将常用的验方介绍于下。 慢性支气管炎:木槿枝条120克...
...作用更为显著。以下介绍几则现香椿子治病验方: 疝气痛:香椿子15克,水煎服。 痔漏:香椿子15克,饴糖30克,蒸服。 外感风寒身痛:香椿子、鹿衔草各15克,水煎服。 胃脘痛:炒香椿子15克,苦楝子10克,煎服。 风湿关节冷痛:香椿子60克,...
...的抑制作用。本品多服可引起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对此药过敏者忌服。以下介绍几则穿心莲入药验方: 感冒:穿心莲适量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适用于轻度感冒发热。 痢疾:穿心莲15克,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 上呼吸道感染:...
...。咸谓困笃,召钱。钱先与益黄散、补肺散各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又与益脾散三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下之,留连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则引肺亦虚,脾肺子母故也。今先补脾,则肺病自退,即身温不哽气也,然后下其所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