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下痢次数亦减,且纯变为白痢。再诊脉左部已和平如常,而右部脉仍如从前,斯再投以温补脾胃剂当愈。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炒薏米五钱 龙眼肉五钱 山楂片三钱干姜 生杭芍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效果 将药煎汤服两剂痢遂...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07.htm

气血变化对脉象的影响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气外泄,大虚脉,不可误认作实脉。 、血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血盛:血为邪迫,则奔涌激荡,血流薄疾,则脉见滑、数、疾、促等象。血流奔涌于外,则见脉浮、洪、实、长等象。 2.血瘀:由于邪阻、气滞,血行淤泣,脉道不利,则见沉、伏、牢、涩、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13.html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_《病理生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Mixed Acid-BaseDisturbances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酸碱平衡障碍同时并存。当两种原发性障碍使pH向同一方向变动时,则pH偏离正常更为显着,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的病人其pH值比...

http://zhongyibaodian.com/binglishenglixue/949-8-5.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中医学对养生的认识,就是探求和阐述康寿之道和术。 养生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中医学从来就是以健康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因此,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探求,在中医学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内经》为例,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1.html

病理的解释_病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 pathology 病理解剖 病理生理 国语辞典 醫學上指疾病發生的原因、性質及發展過程、結果等。...

http://hanwen360.com/c/27178.html

什么是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 、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日阳明受……;三日少阳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1.html

米沈_谷部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服。【附方】新四。吐血不止︰陈红米泔水,温服一钟,日三次。《普济方》鼻出衄血︰频饮淅泔,仍以真麻油或萝卜汁滴入《证治要诀》鼻上酒︰以淅泔食后冷冻饮料。外以硫黄入大菜头内,煨碾涂之。《证治要诀》。服药过剂,闷乱者︰粳米沈...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xiergan-mishen.html

中医的脉象_【中医宝典】

...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6.html

淡浮子老师切脉心得_【中医宝典】

...肯指点一二则感激不尽! 切脉六感脉位论 高位脉,病理的可见于外感,虚损,失血;实热等。其机理是:一实证,邪正交争于肌表,导致肌表的卫气旺盛;邪在阳明,高热消耗旺盛,脉象宏大时,脉位也是轻触即得。虚证阴津不能够完全收敛阳气导致阳气的外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7.html

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_《病理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可以充分氧合,但浪费了通气,其余肺泡就会相对通气不足,因而也出现功能分流增加,其血液气体变化也是PaO2降低而PaCO2变动较小图13-4C。图13-4 呼吸衰竭时不同类型的血气变化A. PaO2↓PaCO2↑,二者变动值呈一定比例B. ...

http://qihuangzhishu.com/949/259.htm

共找到561,5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