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者也。叔和云∶“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亦非短脉之合论也。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
...弱脉,三者之脉,皆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涩而确有分别也。肺之为脏,气多血少,故右寸见之,为合度之诊。肾之为脏,专司精血,故左尺见之,为虚残之候。不问男妇,凡尺中沉涩者,必艰于嗣,正血少精伤之症也。如怀子而得涩脉,则血不足以养胎。如无孕而得...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
...根据其代数之远近.而定其死期也.熊宗立释中.谓四十动一止为肾脏先绝者.非也.夫人之死.岂必从肾先死耶.凡诊他人脉者.须澄心静气.如七诊之法.然后以指探病患.一手之脉数过五十动.不见有止.再探病患.一手之脉亦数过五十动.不见有止.然后以指当部...
...之甚也。”《洄溪脉学》说:“细微而沉”等,都有这种性质的问题。《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脉诀启悟注释》等书都未涉及无力这个条件,可能是认为脉名为弱就已说明是无力的了,但微为一种脉形说解仍然有提出的指标不完全的缺点。其他如《...
...张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所以古人有言曰∶“似有若无,欲绝非绝。”惟斯八字,可为微脉传神。若诊者心神浮越,未能虚静,而卒然持之,竟不得而见也。世俗未察微脉之义,每见脉之细者,辄以微细并称,是...
...四诊中的脉学,是祖国医学中的最精细的诊法之一。有的人说是没有根据,以为寸关尺那样极小的一个部位,而且三个指头距离那样近,怎么会搞出三部九候的那么多明堂出来?尤其是在那样的短短的一点桡骨动脉的地方,却有脏腑阴阳和人体上中下那么变化复杂而且...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诊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诊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腹诊具有客观性与重复性强的特点,可弥补舌诊、脉诊之不足。 ●张仲景对腹证非常重视,在判断病位、阐述病因、分辨病机,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上多有对腹证的应用。 ●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论述,腹诊...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诊之.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