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即肩痛连项。见《甲乙经》卷八。由邪客经脉,或血失濡养所致。《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治宜祛风止痛或养血和络;选用羌活泻白散或圣愈汤。参见肩痛、项痛条。内脏病而痛引项者,病多危重。...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80.htm

的解释_缕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條分縷析,詳細釋。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及其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 支解軀體以致零離破碎。 晉.潘尼.釣賦:「乃命宰夫,膾此潛鯉,名工習巧,飛刀逞技,電剖星流,芒散縷。」...

http://hanwen360.com/c/203207.html

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因长期重担磨擦使肩井穴处肌肤变厚或成肿块者。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负重物,研磨肩井穴位处,使局部血脉不畅,气血郁结而成。证见肿物逐渐增大,质硬而不坚,多呈脂肪垫状,或成瘤肿。严重者可成脓肿。治疗应强调预防,防止重物不断研磨刺激...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33.htm

风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痈疽生于肩髃穴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多因风邪袭于肩髃穴之骨缝,与湿稽留而化热所致。证见初起红肿热痛,肿块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引臑,更兼拘急。治宜祛风利湿,化热解毒。初起者可用汗法,内服蠲痛无忧散。肿不消者,法同外痈...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48.htm

的解释_发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唐宋時,凡應貢舉者,由所在州縣解送至京,稱為「發」。明清稱鄉試考上舉人為「發」。 喻世明言.卷二十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歲發,連科及第。」 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自高先生發解之後,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

http://hanwen360.com/c/193868.html

故的解释_故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用當代語釋古語。 後漢書.卷三十六.賈逵傳:「復令撰齊、魯、韓詩與毛氏異同,並作周官解故。」 說事故原由。 後漢書.卷二十.祭遵傳:「師次長安,時車駕亦至,而隗囂不欲漢兵上隴,辭說故。」...

http://hanwen360.com/c/51721.html

受凉易“落枕”_【中医宝典】

...要预防落枕,首先要保证睡眠时颈不受凉,还要选择适合的枕头。枕头的高度应以个人身材体格作标准,原则上以睡在枕上不会使颈部扭屈为好。睡眠时应将颈部也枕在枕头上,不要悬空。 对于严重疼痛或严重活动受限者,小编向大家绍一些方法——— “落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18.html

肩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部位名。又称肩峰。肩上高高突起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即(骨友)与臑骨合缝处也。俗名吞口,一名肩头。”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灸癣法……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之,两...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74.htm

的解释_体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支解牲體。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句下孔穎達.正義:「王為公侯設宴禮,體節折升之於俎。」 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軻以徇。」 體會了解...

http://hanwen360.com/c/82954.html

不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肩臂部不能抬举之证。因风湿外袭或外伤、伤损所致。《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以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不举。”《类证治裁》卷六:“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宜调补络脉。”治以祛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46.htm

共找到60,2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