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十二章花花世界奈聋盲_道家_【文学360】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的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的话,常常使人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的日子,快要来临,甚至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3.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看来,人欲真是可悲的心理行为。不过,也许有人会说,人欲正是可爱的动力,人类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岂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样的没有生气吗?是与非,真难说。且让我们转一个方向来反映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说法吧! 首先,我们要确定“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濯足浊流人自清_道家_【文学360】

...修身养性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同一个路线,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如果我们站在道家的立场,看儒道两家的文化,可套句老子的话作结论“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8.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他说》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孔子故事择其善者而从之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求学的态度极为认真,求学的精神更为他人所远远不及。一次,为了学礼,孔子带着他的两个学生,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专程从鲁国去往东周王都洛阳拜访老子老子对他说“我曾经听说,‘善于做生意的人,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他人看见;君子之人,尽管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6.html

老子他说》第十七章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_道家_【文学360】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章,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上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评析

...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说“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多处谈到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他极力宣传“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1.html

第三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所述关尹、老聃之道“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又阮籍通老论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严可均曰御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3.html

共找到4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