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不能替孩子服药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有的母亲听说人体用药后,部分药物可随奶汁分泌排出,于是当婴儿有时,自己就代替婴儿服药。这样做是无益有害的。因为药物虽然能在奶汁中分泌排出,但大多数药物在奶汁中含量极微,可是婴儿吸吮含药的奶汁后,在血液中却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会使病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88.html

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刺者,刺小之血脉也。”指浅刺皮下血的针刺方法,三棱针及皮肤针的刺法均属此。以其刺及络脉,故名刺。临床多用于实证、热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77.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亦称血脉。《灵枢·血》:“刺血而仆者,何也?”张隐庵注:“血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针刺放血,又称为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2.htm

说_《针经指南》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十有五,有横、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不知其纪。络穴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间列缺是也。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表里皆活,他皆仿此。络穴辨流注六十六穴...

http://qihuangzhishu.com/933/6.htm

“舌下用药”——用药新方法_【中医宝典】

...口服用药已经成为人们用药的习惯。但口服药物须经过胃肠吸收,经过肝脏截留,再进入体循环,这样,药物起效时间长,对急症难以立竿见影。注射用药虽然作用快,但需要有专业人员操作,对个人来说不太方便。于是舌下含化用药逐渐被人采用。 舌下含药起效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9269.html

汇总中药用药剂量小常识_【中医宝典】

...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906.html

方剂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中医宝典】

...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是介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6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十二正经别走邻经之络脉,属络脉之较大者。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二脉各有一别,再加脾之大,合为十五别。《难经·二十三难》:“别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心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98.htm

瘀血滞于肺_《凌临灵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许(五月)努力伤血不时上溢,血上而瘀滞肺,肺失清肃,咳逆痰稠,脘闷胁痛,脉象弦数,治宜疏解佐以理。丹参 川郁金 旋复花 麋衔草 童便 参三七 新绛 炒白蒺 白茅根 泽兰 丝瓜络 炒苏子 藕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linlingfang5574/268-79-0.html

切莫走入用药误区_【中医宝典】

...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药误区不仅使得药物不能很好地起到疗效作用,而且可能产生副作用,严重的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宁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醒,用药切莫走入误区。  时间错位: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有的药一日服两次,每隔12小时1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523.html

共找到169,2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