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之大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之大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 【脾之大】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7.html

纹先兆——纹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传统的观点认为“久病入络”,然而事实上,初病即已入。络脉不仅是疾病的最终发展阶段,更是疾病的最早披露之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3.htm

五节_《针灸素难要旨》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邪以手坚按其两鼻,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去爪者乃关节。肢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经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

http://qihuangzhishu.com/780/49.htm

五脏虚实病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取血者,(气逆于上则上实,故头痛耳聋颊肿。盖肝脉与督脉会于巅,下颊里;胆脉入耳中,下加颊车也。治此者,当取其经血盛之处,随其左右,有则而泻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此心经之实邪也。手少阴心脉,从心系却...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78.htm

“邪伏气”学说基本反映SARS证候特点_【中医宝典】

...——“邪伏气”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将中医对SARS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进一步研究SARS的防治方药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日前,记者就“邪伏所”学说的详细内容采访了仝小林教授。 记者:仝教授,“邪伏气”是不是指邪气伏于气,伺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765.html

节真邪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卫,奈何?岐伯曰:固有五卫,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曰:夫子言五卫,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关节肢也;彻衣者,尽诸阳之奇...

http://qihuangzhishu.com/101/78.htm

施行补泻的依据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明辨经络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之道,必通十二经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0.htm

补管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学衷中参西录》补补管汤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生龙骨(一两,捣细) 生牡蛎(一两,捣细) 萸肉(一两,去净核) 三七(二钱,研细药汁送服)服之血犹不止者,可加赭石细末五六钱。张景岳谓∶“咳嗽日久,肺中破,其人必咳血。”西人谓∶胃中...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buluobuguantang.html

志论篇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志论》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形归气,故虚实同焉。形气相反,故病生。气,脉气。形,身形。)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营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于胃,气传于肺,精者上行经隧。故谷气虚实,占必同焉。候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38.html

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精英论坛(续一)_【中医宝典】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病分会主办,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协办的“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精英论坛”,于2005年12月31日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进一步推动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开展。  会议由陈灏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6.html

共找到46,5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