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泻痢(二症同兼呕吐)_《女科撮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泻痢,或因饮食伤损脾土,或脾土虚不能消食,当审而之。若米食所伤,用六君加谷。若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 。若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神曲。凡兼呕吐,皆加藿香。若兼咽酸或呕吐,用前药送越鞠丸。若肝木来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炮姜。若寒水反来...

http://qihuangzhishu.com/855/35.htm

产后抑郁的检查_产后抑郁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依据PPD的定义包含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PPD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PPD的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但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等症状在患抑郁症的产母也很常见。缺乏动力和厌烦情绪也是重要的相关症状。...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ChanHouYiYu342049.htm

产后性冷淡 丈夫有责任_妇科其它妇科疾病_【中医宝典】

...,使阴部的性敏感性降低或阴道狭小性交时引起疼痛;有的因产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出现性交不适;也有的女性因患有滴虫性、霉菌性,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烧灼疼痛等,都会不同程度地使性欲受到压抑。...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7431.html

女性生产后不宜马上进补营养高汤_【中医宝典】

...三天后,再加喝滋补汤。在熬炖汤时,应除去汤中浮油,既能避免引起婴儿肠胃不适,也有助于产妇保持身材。 产后煲汤时尽量少用补剂。一般情况下,炖汤讲究药食同源,但药的数量和种类不能过多,也不主张多用参芪大枣花生粥等都是补血兼补气之品,常吃可补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395.html

产后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悬。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死。上条言产后以乳哺子之时而患热病。其脉只宜悬。不宜实大者。以产后新虚故也。设脉虽悬。而见手足逆冷。又为脾气衰绝。阴气暴逆之候。亦主死也。下条言产后中风热。而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23-1.html

肩周酸痛不适的诊断_如何鉴别肩周酸痛不适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鉴别诊断: 在颈椎病患者中,尤其是神经根型患者,当病理变化发生在颈5以下,可产生一侧或双侧颈、肩部疼痛不适;肩周炎症状严重的患者,疼痛也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前臂及颈、枕部。因此,颈椎病和肩周炎的疼痛症状均有可能表现在颈、肩部位。而颈椎病和...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JianZhouSuanTongBuShi340966.htm

晚期产后出血_《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个月发生大出血。可伴有感染症状,恶露多,有臭味,有时全身不适或低热。失血过多可引起贫血或失血性休克。发现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大而软,产后如有少量出血或中等量出血,持续不净者应去医院妇产科检查,可作血常规及尿妊娠试验,必要时可作诊断性刮宫,...

http://qihuangzhishu.com/114/199.htm

经方辨证巧合时方 涤痰泻火解郁癫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董超 彭智平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阎艳丽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载,学验俱丰。擅长运用经方辨证施治,并巧妙结合时方化裁,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随阎艳丽学习,获益匪浅。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40.html

产后恍惚不可作风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名为心风。然此风从何来,当从何治,前人亦未之悉,但言治痰风。丹溪、立斋,则以大补气血为主,各有所见,在临证酌用之。愚谓产后不语一证,有败血、有湿、有热痰、有风热,一主实邪外感为病,而不及于虚,此亦前人立论之失。若惊悸恍惚,自是血虚,心气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670/510.htm

产后腰痛_《胎产指南》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属肾虚,服加味大造丸。加味大造丸 产后日久,肾虚腰痛。当归 川芎 熟地 天冬 五味子 杜仲 续断 山药 牛膝 故纸(炒) 茴(炒)丹皮 胡桃 人参(各等分)为丸服。又败血流入腰肾,痛如锥刺,宜服复元通气散。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

http://qihuangzhishu.com/795/125.htm

共找到260,9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