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证其三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高年结脉,病已殆矣。因参仲圣之意,用附子理中合炙甘草汤去麻仁,书方与之。凡五剂,脉和利止,行动如常。按古方之治病,在《伤寒》、《金匮》中,仲师原示人加减之法,而加减之药味,要不必出经方之外,如阴亏加人参而去芍药,腹痛加芍药而去黄芩,成例具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65.htm

子宫肌瘤该怎么治疗好_【妇科宝典】

...机是血瘀,故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配用温经散寒,益气补血,化痰瘀,软坚散结之法。 不管治疗或手术方法多么“简单”和“安全”,没有治疗或手术指征的肌瘤,千万不要草率从事。天底下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或手术。不考虑指征,超范围治疗或手术,非但不...

http://jb39.com/fk/33283.html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茯苓丸多用于妇科癥瘕积聚病证,但临床运用桂枝茯苓丸,仍以方证为准,不拘泥于妇科疾患。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二方合用,用于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若辨证准确,则疗效突出。仲景虽然没有对带状疱疹进行论述,但已明确告知我们临床治疗的原则:即观其脉证,知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88.html

大剂量治危重症的新篇章——读仝小林教授《重剂起沉疴》有感_【中医宝典】

...□ 肖小河 解放军第302医院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说明掌握剂量的重要性,剂量对方剂而言影响尤甚。然而当今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用“迷、惑、乱、轻”来形容。迷: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惑: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70.html

时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名词。与经方相对。指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的方剂,以唐宋时期盛行的方剂为主。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经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时方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69.htm

见肿·草部·本草纲目

...释名 绿葡萄、五爪金、五爪龙、山葡萄、玉葡萄、大接骨丹、赤葛、赤木通 气味 酸涩、有微毒。 主治 痈肿、狗咬。用见肿捣烂敷贴。 一切肿毒。用见肿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和匀,贴患处。贴...

http://wenxue360.com/guji/1690.html

见肿·草部·本草纲目

...释名 绿葡萄、五爪金、五爪龙、山葡萄、玉葡萄、大接骨丹、赤葛、赤木通 气味 酸涩、有微毒。 主治 痈肿、狗咬。用见肿捣烂敷贴。 一切肿毒。用见肿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和匀,贴患处。贴...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690.html

风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洪氏集验方》风散治小儿一切口疮,并重舌鹅口。(以下五方,信州蔡敏修助教传。)硼砂(一钱) 朱砂(一字) 雄黄(一钱) 甘草末(一字) 脑子(一字)上研细和匀,少许敷之,吞咽不妨。屡用如方。《奇方类编》风散治痱子。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xiaofengsan.html

有些中西药不可同服_【中医宝典】

...作用正好相反,会相抵药效。 ◆止咳片、通宣理肺丸、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肝片、大黄粉,可通过吸收或结合的方式,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33.html

风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奇效良方》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风散 《儒门事亲》风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风散 《医宗必读》风散 《外科正宗》风散 《伤科汇纂》风散 《洪氏集验方》风散 《奇方类编》风散 《...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aofengsan.html

共找到57,9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