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 配屋翳穴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别名 膺中穴。 穴义 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 名解 膺,胸也。窗,空孔也。该穴名意指胸腔内的高温之气...
...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
...;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乳...
...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说法。若以按摩手法刺激面部经穴和皮肤组织,不仅可调节局部或全身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还可以加速身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达到补充体内的水分和养分、改善气血流通、润泽皮肤的功效。 合谷穴、迎香穴为美容...
...关节炎:髀关、委中、承扶。 下肢麻痹、瘫痪:髀关、环跳、风市、足三里、承扶。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骨直肌、股外侧肌。皮肤由腰丛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股外侧静脉及旋髂浅静脉,阔筋膜,包裹阔筋膜张肌,此肌由臀上...
...关节炎:髀关、委中、承扶。 下肢麻痹、瘫痪:髀关、环跳、风市、足三里、承扶。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骨直肌、股外侧肌。皮肤由腰丛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股外侧静脉及旋髂浅静脉,阔筋膜,包裹阔筋膜张肌,此肌由臀上...
...反映疾病信息的途径。 四是调节机能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便会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用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在相关穴位上施以一定的刺激量,即可激发和增强经络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机能,纠正气血阴阳的失调状态。 经络病变的类型 ...
...足临泣,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临泣。《圣济总录》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输(木)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和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