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口。此二物皆不云动,明是瘀血所为 病也,而以虫状之。诸如此类,不可枚举,读者当以意逆旨,勿泥其词。况医书之传自文人者,又多形容过情者乎!余作《证原》,以能动及饮食者入之虫,不能者入之积,非违古也,古略今详,有势不得不如此者。...
...《难经》,非经也。以经文之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以难而释之也。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但其中亦有未尽善者,其问答之词,有即引经文以释之者。经文本目明显,引之或反遗...
...潜心钻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
...目录 《兰室秘藏》补经固真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补经固真汤【处方】白葵花(去萼,研烂)1。2克 甘草(炙)郁李仁(去皮、尖,研泥)柴胡各3克 干姜(细末)人参各6克 生黄芩(细研)3克 陈皮(留皮)1.5克【功能主治...
...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甲乙经》可以校正《素问》、《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
...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甲乙经》可以校正《素问》、《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一)《内经》的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的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1、《灵》、《素》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灵枢》全部作注,是合注...
...从火化。复以躁急之药济之。几何不丧亡接踵乎。此道惟岐黄言之甚悉。但仕宦家不肯细心究讨耳。其云。凡阴阳之道。阳密乃固。两者不和。如春无秋。如冬无夏。是故因而同之。是谓圣度。此段经文。被从前注解埋没。不知乃是明言圣人于男女之际。其交会之法度。...
...清代医家。字涵敦,号笔花,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官至广东会同知县。后因病归里,究心医学。因见民间病家常因迷信而误及生命,遂决心著作,以应民间紧急治病之需。其著作为《笔花医镜》四卷,流传颇广。...
...~理宗时,黄岩人。博通经史,留心医药,发现《本草》所列,异同杂揉,泛用混淆。于是参校南宋诸家《本草》,芟繁纂要,笃志诠评,在宝庆丁亥(公元1227年)完成初稿,定名《本草精华》。继又广泛采访,反复订正,经二十余年,于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