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猝病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医着的考证和评价等医三十八篇。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便是对《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9.htm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胜(旺盛),由此引起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战国时期五行学说的另一个进展是明确了五行主时和五行方位的理论。阴阳的概念在医学中应用较早。医和的六气病因即有阴气和阳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及虢中庶子之言中提到了“阳缓而阴急”(《史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明代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病,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等的辨证施治,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的治法及方法等,眷4专论风证。卷5小儿证治。卷6为附方。三、《医学正传》本书为虞抟所撰,成于正德乙亥(1515)。系据《素问》、《难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5.htm

医学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医学课儿策》。清·高鼎汾撰于1843年。全书采用问答体裁,每一问答一病症。共15题。包括临床常见的温热、湿温、燥病、痢疾、中风、虚劳、妇科等疾病,先假设若干疑问,进而运用辨证论治的准则,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对病原、诊断、...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95.htm

医学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医学课儿策》。清·高鼎汾撰于1843年。全书采用问答体裁,每一问答一病症。共15题。包括临床常见的温热、湿温、燥病、痢疾、中风、虚劳、妇科等疾病,先假设若干疑问,进而运用辨证论治的准则,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对病原、诊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37.htm

试论《淮南子》医学内容_【中医宝典】

...关键词:淮南子 文献研究 预防医学思想确能启迪后学,这与《黄帝内经》中“病已成而后药之”,其理相同。 药物,首重实践 该书对药物的记载注重实践,从药物采集、炮制及品种鉴别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首先,采集药物要亲口尝试。如《修务训》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0.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医宝典】

...儒、道、释的时代烙印。佛经中若干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道家的养生学说等曾为隋唐医家广泛吸取。关于佛家的因果报应和道家的长生不老等唯心思想,柳宗元所作《天对》、《天说》、《封建》等,指出天地、阴阳都是自然物,否定因果报应,反对韩愈无能行使赏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0.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第十六回 痛娇儿风凄雨冷 建新石破天惊_《十尾龟》

...话说周湘卿听人说乱伦重案,罪应立决。吓得连声承认,说“借过,借过,不错,不错。” 众人见他吓得脸都黄了,不觉都暗暗窃笑。杨太太此时更得了势,手指直戳到湘卿额角上,连问:“你洋钱肯还不肯还?肯还不肯还?” 湘卿道:“我答应还你,总不见会赖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131.html

自序_《叶选医衡》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近世医理不明,医学荒杂,治病不辨三因虚实,一概笼统用药,以致虚虚实实,杀人如麻,曷胜悼叹!良由不肯留心前人脉论治诸说,遂至越规矩,弃绳墨,师心自用。若欲脱去陈方旧,而独辟新奇,殊不知仲景而下,如河间、丹溪、东垣、洁古、海藏诸贤,衡...

http://qihuangzhishu.com/768/7.htm

共找到110,2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