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
...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胸中(《素问》无胸中二字)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疼贡贡(《素问》作员字),脉引冲头痛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心(《素》心字作卒心痛三字)...
...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针灸著作。二卷。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以及其他有关针灸经络的中国古医书,系统介绍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颇多独到的见解。...
...针灸著作。二卷。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以及其他有关针灸经络的中国古医书,系统介绍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颇多独到的见解。...
...诸问,黄帝及雷公皆曰问。其对也,黄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对。上章问及对已有名字者,则下章但言问言对,亦不更说名字也。若人异则重复更名字。此则其例也。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可灸,言灸之者不可刺,亦其例也。晋·玄晏先生皇甫谧士安集朝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阳之会。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①骨骼部位名。亦称锐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今称尺骨茎突。《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②经穴别名。一出《针灸甲乙经》。即颧髎。见该条。又《难经·六十六难》:“少阴之原,出于兑骨。”丁注:“兑骨,即神门。...
...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