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原机启微》竹叶泻经汤 《目经大成》竹叶泻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原机启微》:竹叶泻经汤【处方】柴胡 栀子 羌活 升麻 炙草各1.5克 赤芍药 草决明 茯苓 车前子各1.2克 黄芩1.8克 黄连 大黄各1.5克 青竹叶10...
...汤氏云∶凡此泻,不宜便补,先用消食药,或用紫霜丸取其积尽,然后可补。经云∶食泻重,当取疳,虚用补虚。治食泻与香橘饼子,加减观音散、调中汤散以意加减。凡伤食泻,不可即止,宜节饮食,当用进食丸取下食积令尽,次以钱氏加减益黄散,只一服可止,此乃...
...脉迟紧,痛未止,当温之。大孔痛,当温之。心痛当救里,可与理中、附子四逆辈。《精要》云∶痈疽呕泻,肾脉虚者不治。此发《内经》之微旨也,凡此实难治之症,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一妇年逾四十,背疽不起发,泄泻作呕,食少厥逆,脉息如无,属阳气虚寒...
...脾、通肺.主下痢脓血.为内外痈肿之要药.解毒祛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能消肿.又能利风虚.(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忌用.)【紫背浮萍】(又名水萍)入肺.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故能发扬邪汗.为祛风专药.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恶疾...
...10磅(1磅=0.9072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为了避免牵拉坐骨神经,以减轻疼痛,患者常有一些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喜向健康一侧睡,病侧下肢的髋膝部微屈。坐下时以健康侧的臀部着力。站立时身体重心移在...
...病证名。又称热泻、火泄、协热自利。《万病回春·泄泻》:“火泻者,腹中痛一阵泻一阵,后去如汤,后重如滞,泻下赤色,小水短赤,烦渴,脉数。”参见火泄、热泻条。...
...□ 黄飞 王永瑞 山东淄博延强医院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瘤1年,化疗3次未缓解。症见腹胀腹痛,泻后痛...
...【湿泻之症】泻水肠鸣,腹反不痛,身重身痛,或呕而不渴,此湿气泄泻也。【湿泻之因】久雨阴湿,湿土司政,太阴被湿淫所伤,人病泄泻。【湿泻之脉】多见濡软,或见细涩,或见浮缓。【湿泻之治】宜燥湿利小便,胃苓散、平胃散。身痛身热,脉浮应汗者,败毒散...
...火泻,即热泻也。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其症泻出如射,有烫热感,肛门焦痛难禁,肠呜,痛阵泻阵,泻后复感滞涩不畅,脉数苔黄,溺赤而涩,口渴,此皆火泻之症也。张介宾曰:热胜则泻。而小便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塞而然,宜用通利州都法(州都...
...腹泻往往积年累月,给病人带来很大烦恼。夏季正好是治疗五更泻的大好时机,治疗效果往往要比冬季好。中医学认为,五更泻多是脾肾阳虚的一种表现。人到中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五更时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