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中堂治法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水为阴,火为阳。是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试观天有四时,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所患不同,要不外乎心肾。此阴阳窟宅,水火根基。恙缘夙夜烦劳,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夫营卫二气,行阳则...

http://qihuangzhishu.com/727/142.htm

位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之五损将该病的位着眼于脏腑、组织。元·李东垣之《脾胃论》,治疗虚损以中气虚下陷立法,可见其重视中焦脾胃对本病的影响。清·李士材《沙篆》谓:“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天一之元,土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3.html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专于温脾之说,不明造化之源,而失气宜之要故也。□丹溪曰∶疟有暑有风有湿有痰有食积,久而发者为老疟,不已者为疟母。风暑之疟,多因夏月在风凉处歇,遂闭汗不能得泄,暑舍于内,故大法当汗之。疟而恶饮食者,必自饮食上得之,当用青皮汤之类是也。三日...

http://qihuangzhishu.com/336/665.htm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惑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病源》云∶健忘者,谓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又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

http://qihuangzhishu.com/336/825.htm

燥邪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许成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素问·至真要大》中十九条独脱燥气。后世医家刘完素补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又有喻昌创立了著名的秋燥。刘力红教授在其《思考中医》中也对“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到“十九条中不言燥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67.html

[月贲]菀_杂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这里的“菀”与“郁”音义通,故“[月贲]菀”又称“[月贲]郁”。是一种喘急痞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参见“十九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ueben_wan-2041.html

痿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痿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痿的病因很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正如《证治准绳·痿》所说:“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痿的发生有如下: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WeiBing690055.htm

流注因病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此处未愈,它处又起的现象,故命名为流注。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 【因病】 本病多为人体正气不足,感染邪毒,流窜经络,使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 1.暑湿流注 夏秋季节感受暑湿邪毒,客于圭卫肌肉,致使气血凝滞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92.html

附骨疽因病_中医临床中医骨科_【中医宝典】

...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因病] 1.余毒湿热 主要是由于患疔疮、疖肿等疮疡治疗、护理不当毒邪深侵入里,或其他部位毒邪经局部而深袭滞留于骨。 2.跌扑损伤 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劳累过度、外感风寒及患...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963.html

上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法则之一。《素问·五常政大》:“气反者,……在下,取之上。”。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下,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与气上下相反。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法;子宫脱垂,用蓖麻子仁捣碎敷百会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18.htm

共找到188,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