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问饮食口味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饮食口味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脾胃功能,判断疾病性质及预后。...
...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
...连为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学者化焉。既满考,以常格调建安县主簿,不赴。晚以福清州判官致仕,朋来视之,漠如也。四方学者,因其所自号,称为天慵先生。每燕居,鼓瑟而歌以自乐。尝著《瑟赋》二篇,...
...《内经或问》医经著作。见《明史·方技》。明·吕复撰。已佚。《内经方集释》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五。黄帝问岐伯曰:有病口苦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胆瘅。[平按:“病”下,《素问》、《甲乙》有“口苦取阳陵泉”六字,《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无‘...
...眩晕症。《东医宝鉴·外形篇》:“气晕。七情过伤,气郁生涎,痰涎迷塞心窍而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宜玉液汤、补虚饮。”气月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气原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明·官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全书有论有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等。《保赤汇编》医学丛书。清·朱之榛辑。刊于1879年。包括《锡麟宝训》、《达生篇》、《...
...胃毒小舌病名。《喉科指掌》卷六:“此症因毒结胃家、发于小舌,胃脉沉而洪大者,真结毒也。”治宜清胃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黄连上清丸等加减。胃疸病名。①多食多饮之证。见《素问·平人气象论》。《外台秘要》卷四:“胃疸,食多喜饮,栀子人主之。”②...
...自咬其颊的症状。出《灵枢·口问》。详见啮舌条。啮唇症名。系指自咬其唇的病证。出《灵枢·口问篇》。详见啮舌条。聂聂(nièniè,音涅涅)轻浮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聂辟同“折襞”。指肌肤皱褶。《素问·...
...素问·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素问·解精微论》亦云:“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上述两篇经文对至阴的定位都很明确,因此,至阴属肾水应该没有疑问。另外,就是针灸的穴位里面也有一个至阴穴。至阴是哪一经的穴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