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或可增加新发糖尿病 该病预后目前尚未明确 编者按 高血压病在我国的发病趋势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已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
...,其它脂类逐渐下降。口服避孕药因含有雌激素等,长期服用也可影响妇女的脂类代谢,造成血浆脂蛋白组分改变。血浆脂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可有:①空腹血浆VLDL、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血浆LDL-胆固醇的轻度增加。②血浆HDL-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有人认为...
...临床上3/4病人在40岁左右病情明显,男女之比为2:1,但病根可能从婴儿、幼年、青少年开始。因此,从小讲究科学喂养,平衡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不择食、不偏食,适当限食胆固醇、脂肪、糖、盐的摄入,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增加体力活动。脑力劳动者...
...人群中,血胆固醇每增加1毫克,冠心病死亡的比例就会增加2%。 一个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话,那么他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比单纯高血压者成倍增高。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而是要最大程度地降低...
...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时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
...倍;用药2~5日后,改为皮下注射肝素7500单位,每12小时1次,继续1~2日。肝素的剂量个体差异很大,停药后凝血活性明显反弹,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微血管通透性,易引起出血并发症。所以,近年有学者推荐用低分子肝素,它不需血凝测定,停药无...
...摘要:因心肌梗死(mi)住院治疗的病人可能患急性的风险增加。(epidemiology2000;11:446-449) westport,7月4日(路透社健康新闻)美国加利福尼亚...
...阿司匹林75mg,冠心病事件下降1/3,但缺血性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病死率均无明显下降。 (5)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有证据显示,减轻体重、运动、降低纤维蛋白原可改善心血管病危险性,但尚未被大型临床试验所证实。补充抗氧化类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
...因为营养与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 1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
...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则起协同作用。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以影响体内的凝血机制促使心肌缺氧以及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冠心病病人戒烟非常重要。 2.改善心肌缺血 对于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