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忌汗但喜汗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由于温病初起即属郁热,邪热在肺而不在肌表,非汗法所宜,故温病忌汗。吴鞠通曰:“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叶氏于《幼科要略》云:“夫风温春温忌汗”。 既然温病忌汗,何以叶氏又云:“在卫汗之可也”?此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64.html

温病脉论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秋分至春分前止,若春分,则为温矣。《内经》虽有先夏至日者为温病之文,仲景虽有太阳病先发热者为温之论,晋唐以来,无人剖晰伤寒、温病,概以《伤寒》书治之,得失参半。治此症者,茫无主张,延至于金刘河间出,始着《温论》。有明喻嘉言复畅其说,温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7-1.html

产后温病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产后温病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李氏妇,年二十七岁,于中秋节后得温病。 【病因】 产后六日,更衣入厕,受风。 【证候】 自厕返,觉周身发冷,更数小时,冷已又复发热,自用生姜,红糖煎汤乘热饮之,周身得汗稍愈,至汗解而其热如故。迁延两日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51.html

温病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高秉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凡例 卷上 温病总论 伤寒温病辨(四则) 风温上焦篇 风温中焦篇 风温下焦篇 卷下 湿温上焦篇 湿温中焦篇 湿温下焦篇 附温病治法要略 附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inan5580/index.html

温病热病解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病集)伤寒者,以病因而为病名者也。温病热病,以天时与病形而为名者也。由三者皆起于感或者通以伤寒称之。夫通称伤寒者,原其因之所自耳。至于用药,不可以一例施也,何也?人之伤寒,盖于霜降,春分前,天令严冷之时,感而即发。寒邪闭其腠理,故非...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0-27.html

温病兼下痢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兼下痢证。病因 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兼受风,遂得温病兼患下痢。证候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浓,中心微黄,其脉左部弦硬,右部洪实,一息五至。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4-18.html

温暑提纲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温瘟义同。所谓厉者,状其气之暴厉,而与寻常有别,即世所称瘟疫也。瘟疫发病,往往一方相类,如经所云∶远近咸若也。由是可知瘟疫一证,固非吴又可所创论,《内经》已历历言之,仍不出六气错杂所致。而与温病不同者,在厉之一字,岂可谓温病即瘟疫乎?又可...

http://qihuangzhishu.com/723/43.htm

温病正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之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之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之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之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zhengzong/index.html

温病派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提倡和赞同温热病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温病派】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02.html

温病_肿瘤皮肤癌_【中医宝典】

...氟尿嘧啶软膏外用。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肿瘤全部消失,无合并症及复发; 2.好转:治疗,肿瘤基本消失,需继续观察随访; 3.未愈:经治疗肿瘤未消失,或有明显并发症者。 [专家提示] 鲍温病是一种早期皮肤癌,只要能及时到正规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iu/b37979.html

共找到281,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