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苔_《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见尖白根黄.此系太阳感寒.阳明内热.或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均宜凉散为治.盖以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舌苔见尖白根黄.或见白中带黄.如或微黄而薄者.其必黄燥.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外证必见恶寒身热,治宜辛凉解表.若根...

http://qihuangzhishu.com/285/18.htm

热科学理论解析诊机理_【中医宝典】

...舌色与温的关系显示,红温最高,依次为暗红、紫、淡白、淡红温舌色间有显著性差异(p舌温依舌根、左边、中、舌尖逐渐降低,区域间平均温度差异非常显著(p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06.html

舌苔较厚刮一刮好吗?_【中医宝典】

...性质、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寒热、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等情况,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人正常的呈淡红色,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白苔”。 正常的白苔不超过1.5mm,如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9.html

诊的起源与发展(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伤寒家所接受。再者《余镜录》与苔的配合形式亦多不切合实际,临床实用价值不高,如文中白苔白苔滑者,邪初人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舌苔白滑乃为表证挟湿之证,而决非是上寒下热证。 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1.html

配方事半功倍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一望便知道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对指导治疗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医认为“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体与肺、心、肝、脾、肾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62.html

诊对结肠炎的诊断意义_【中医宝典】

...病变, 占全部检查者的49.2%。 由于这551例肠粘膜没有明显异常的病变, 因而将这些病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照组。 中医诊理论认为,白苔主寒证,黄苔主热证,白厚腻苔为湿浊内困,黄厚腻苔为湿热积滞。本组观察的病例以厚腻苔居多,678/...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80.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註》草叢生曰。 又簾也。《禮·曲禮》帷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 又厚薄。 又少也。《詩·周南》澣我衣。 ...

http://hanwen360.com/k/8584.html

霉酱色苔总论_《伤寒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霉酱色苔者.乃夹食伤寒.一二日间即有此.为寒伤太阴.食停胃腑之证.轻者苔色亦.虽腹痛.不下利.桂枝汤加橘、半,枳、朴.痛甚加大黄.冷食不消加干姜、浓朴.其苔色浓而腹痛甚不止者.必危.见酱色.乃黄兼黑色.为土邪传水.证必唇口干燥大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ejian/904-11-0.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口]∶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thin]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肉片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

http://hanwen360.com/x/8584.html

采集先哲察生死秘法_《医门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耳叶枯薄而黑,耳叶枯薄而白者,皆肾败。舌苔部润如常,未生苔者,邪在表。苔见白滑者,邪入里。白苔滑者,邪在胆经。白苔燥者,邪热。舌苔淡白者,里寒。白浓苔,如煮熟色者,寒积脾绝。白苔中黄者,邪入胃。干白苔,中心黑者死。白苔起雪花片者,脾冷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buyao/782-9-1.html

共找到57,2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