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木香50g 槟榔50g 青皮(醋炒)50g等。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功能与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后果,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目录 《证类本草》槟榔橘皮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类本草》:槟榔橘皮汤【处方】槟榔4两,橘皮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醋心,嘈杂。【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生蜜汤调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名见...
...黄连6g,生地20g,桑白皮30g,葶苈子30g,厚朴10g,竹叶10g,车前子(包)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 (4)副作用解救:对于变态反应者,给予抗过敏治疗和对症治疗。 ...
...【基原】为槟榔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异名】又叫橄榄子、槟榔仁、大腹子。【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应用】1. 用于驱杀绦虫、姜片虫、蛔虫、蛲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其中对猪肉绦虫尤为有效,并有...
...华山参中毒与解救 (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 【别名】华山生姜30g,捣汁加红糖15g,开水冲服。 ...
...目录 《圣济总录》槟榔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槟榔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槟榔4枚(锉),大黄(锉)1两,甘草1两,皂荚1挺(不蛀者)。【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积滞。【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
...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
...目录 《圣济总录》槟榔煎丸 《圣济总录》槟榔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槟榔煎丸【处方】槟榔(锉)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白牵牛(略炒)半两,黑牵牛(略炒)半两。【...
...或红斑、全身瘙痒,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腹痛、腹泻、心悸等。 【治疗与解救】 (1)出现过敏后给予抗过敏治疗,口服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物。 (2)出现腹泻后可针对情况进行补液,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其他对症治疗 ...
...目录 《普济方》甘遂槟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甘遂槟榔散【处方】甘遂,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1钱(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积水、疳水。【用法用量】紫苏木瓜汤点下;脚肿,木瓜汤下。【注意】忌服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