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玻璃拔罐是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拔罐,各大医药商店的器械柜均有出售。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瘠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腿股等...
...[定位]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配伍] 配风池、大杼...
...拔罐治疗,如茶杯、酒杯、空药瓶、罐头瓶、碗等,只要口部平整光滑,能耐热,能产生一定吸拔力的器具皆可用来拔罐。 至于在传统罐具基础上,配合现代医疗技术研制成的新型罐具,因应用多限于医疗部门,在此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解剖] 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主治] 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配伍] 配承山治下肢痿痹。[刺灸法] 直刺1~1.5寸。...
...[定位]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主治] 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配伍] 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隆、曲池、合谷...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解剖] 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配伍] 配伏免治痿痹。[刺灸法]...
...。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竹制罐 用直径3-5cm的坚实成熟的竹,按节截断,一端留节年底,一端去节作口,罐口打磨光滑,周围削去老皮,做成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如腰鼓的竹罐。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5cm、4cm、3cm三种。其优点是轻便、廉价...
...拔罐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适用于阳虚患者小发作期或缓解期。 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里穴。每次可选1穴到数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换部位,10~20日为1疗程。拔罐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火罐、针、酒精、火柴、棉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