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意思是说三皇以来都离不开药师。故于1369年建御药房,设药典局和相应的官职。后来的几代皇帝都比较重视药学的发展,出现了象李时珍、刘方泰和缪希雍等著名药学家。他们的著作《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和《炮制大全》等,对后来的药学发展影响...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就增加到了730种;唐代《新修本草》发展为844种(或作850种);而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增至1744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收载药物达1892种(实为1897种);...
...《退思集类方歌注》参芦散(李时珍《本草纲目》) 治虚人痰潮壅塞。人参芦研末,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医方论》参芦散人参芦(研为末)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化痰清火,颇为平稳,但用以涌吐,恐力尚不逮也。 目录 《退思集类方歌注》...
...方剂工具书。又名《万方类编》。三十二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方、验方,按照不同疾病加以分类...
...方剂工具书。又名《万方类编》。三十二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方、验方,按照不同疾病加以分类...
...四类︰曰龙,曰蛇,曰鱼,曰无鳞鱼。旧凡五十八种。二种(唐苏恭)宝本草》一十一种(宋马志) 《嘉大明)【附注】魏《吴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甄权《药性》 孙思邈《千金食治》 唐性》 蜀韩保升说》《补遗》 明汪颖《食物》 汪机《会编》 陈嘉谟《...
...千状万态,不可以余为全书。查证有王肯堂《证治准绳》,查方有周定王朱绣《普济方》,查药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书可谓医学之渊源。可读可记,有国朝之《医宗金鉴》;理足方效,有吴又可《瘟疫论》,其余名家,虽未见脏腑,而攻发补泻之方,效者不少。余何敢...
...五脏,不饥轻身”。古代人认为久服菱角可以轻身,即是菱角具有减肥健美作用,这可能与菱角不含有使人体发胖的脂肪有关。菱角还有许多药用功能。古藉《齐民要术》中写道:“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食用...
...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
...部。分为二部︰曰服帛,曰器物。草部十六种,木部十九种,玉石部二种,虫鱼部五种,人部一种,共四十三种。《名医别录》四种(梁陶弘景注) 《唐本草》三种(唐苏恭) 《本草拾遗》三十四种(草》一种(【附注】魏《吴普本草》 唐李 《海药》 蜀韩保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