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医药机构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6.htm

临江仙·送光州使君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①临江仙:词牌名。 ②送光州使君:词题。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 ③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 ④星星:指头发花白。 ⑤使君:指词题中的使君。 ⑥青冥:青色的天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3117.html

姑射山诗题山人壁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①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指北方。杜甫《咏怀古迹》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崔嵬:山峰高耸貌。屈原《九章·涉江》有“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终南:山名,陕西省西安市南。太华:山名,即西岳华山,陕西省渭南县东南。...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902.html

公卫体系建设──法治化应是基本方向_【中医宝典】

...是世界上公共卫生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现在纽约华尔街某著名律师事务所任职的刘向民(音)律师告诉记者,面对公共卫生方面的突发事件,美国公共卫生体系表现出的最大优点是:依法管理,及时授权,很少行政干预。 据介绍,从机构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453.html

聚“珍”-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张静庐(1898—1969) 浙江慈溪人。上海光华书局、现代书局任职,一九三四年五月创办上海杂志公司。他所写的《我为什么刊印本丛书》刊载于《读书生活》第二卷第八期(一九三五年八月)。本丛书,指《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施蛰存主编,上海杂志...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6.html

王之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1753-1821年)。字献廷,号九峰,江苏丹徒人。初业儒,后转而攻医,聪颖博学,终成名医,于干嘉间颇有盛名,活人无数,后征为太医院院监,人称“王征君”。书载为某将军女诊脉,断为孕男,此女未婚,将军闻言大怒而杀女,之政闻此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88.htm

生药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材管理机构名。明代,全国各地都要按派纳的药材品种数量送往太医院中生药库,以御医二员与大使一员辨验收放,再由礼部委官一员监收。到年终造册两本,一留太医院备照,一送礼部查考。凡各监局讨取药料必须用印信,生药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药库。...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467.htm

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0.html

李中梓 简历_【中医宝典】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荩凡居士。出身官宦之家。华亭(今上海市)人。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伯父尚雅字伯安,号鹤汇,负异才,供弟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中进士,任职兵部和吏部。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40.html

官方教育--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 机构设置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明承袭元制,设立专门的教育与管理机构,中央有太医院,各府、州、县设置医学,促进了针灸医学教育及医政管理,明太医院中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5.html

共找到354,3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