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以上穴位根据证候,每次选取5~7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提插捻转补法,慢性证候虚象较重者,可取关元、气海、中极、肾俞用艾条灸法或隔姜灸法,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二)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 [取穴]大赫、次髎 [操作] ...
...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
...下方有一凹陷,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和突起,此凹陷为取穴部位,见图2-20-1)。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见图2-20-1)。 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6-3-1)。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3-1]。 中脘:在前正中线上...
... 肾俞、气海、关元、阴陵泉。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8-1]。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2...
...取穴] 大肠、小肠、腹、胃、脾、神门。 [操作] 每次取3~5穴,毫针刺急性肠炎留针15分钟,每日1~2次;慢性肠炎留针30分钟。 2.脐疗 [取穴] 神阙。 [操作] 五倍子适量研末,食醋调成膏状敷脐,伤湿祛痛膏固定,2~3日一换。适用于久...
...推拿法取穴:肺经、小天心、大横纹。方法:①清肺经。旋推或指尖向上直推约200次。“正推向外泄肺火”,“侧推向里补肺虚”。②掐揉小天心。掐后继揉、约30次;捣约30次。③分推大横纹。仰掌,掌后腕横纹,从中间向两侧横推或合推约50次。(二)点刺放血...
...孙真人千金方论曰。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索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
...乃至数年的。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约从1958年之后,多病例集中观察的资料逐步增加。综观目前以来的有关文献,就方法而论,早期以体针为主,多采取传统取穴。近年来,则渐趋多样,除仍以体针为主外,包括耳针、拔罐、刺血...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孔最、尺泽。 备用穴:内关。 (二)治法 一般仅用主穴。以“气至病所”手法,激发感传到达咽喉部或前胸部,如能出现口干、咽喉发凉、前胸发紧等病人自觉现象最佳。为了易于激发“气至病所”针感,宜令病人平卧针刺。以平补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