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
...出生后常规给维生素K1 1mg肌注1次,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母乳喂养者,哺乳母亲应多进食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在生后2~3周再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 5mg,以预防晚发性出血。孕母接受抗惊厥药物治疗者,应在妊娠末期3个月每天口服维生素K...
...粪便有明显色素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和败血症:1.如有感染表现,应进行血、尿培养。2.如有溶血表现(网织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
...1.一般表现特点 (1)黄疸:为新生儿肝炎最突出的表现,大部分患儿因黄疸就诊。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多数患儿出生后第1周即出现新生儿黄疸,并持续2周以上时间,或生理黄疸消退后而又再度出现黄疸。大部分患儿治疗1个月后黄疸消退。 (2)...
...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痊愈。 5、胃内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时,血液刺激胃粘膜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呕吐时往往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可以...
...诊断 新生儿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当出现相关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有报道在100例婴儿泌尿系统感染病例中,100%有发热,其中70%超过39℃, 60%激惹,50%喂养困难,40%有呕吐或腹泻。在生后最初几天的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
...4)血性呕吐物或呕血 见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少见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等。 4、呕吐与进食的关系 消化道的病变部位越高,呕吐距离进食后发生的时间越短。食管和贲门疾病,通常于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立即发生。消化...
...肌注,以减少小出血点渗血。新生儿出血宜使用维生素k1(10mg)肌注。出血患儿准备进行可能导致一些损伤的检查或手术以前,注射止血敏(250mg)可减少出血。疑有其他凝血病或出血病者,按情况使用相应药物如凝血酶原。疑为门脉压高而出血者,可注射...
...西医治疗 1.加强护理 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头肩略垫高30°。保持患儿体温在35.5~36.5℃。出生时即有症状者,宜推迟喂奶。供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入液量,宁少勿多,每天50~60ml/kg。 2.控制出血 ...
...(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肝炎起病于满月之内,故感染可能发生于胎内,多数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有:肝炎病毒(包括HAV、HBV、HCV、HDV、HEV)、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腺病毒和EB...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