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会有体重的下降,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而且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体重。 这种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它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
...若新生儿胆红素超过18%毫克,皮肤明显发黄,间接胆红素即进入脑组织,使脑组织受损,尤其大脑基底结下视丘和第4脑室,基底结部黄染明显,故称核黄胆,其表现为精神委靡,嗜睡,拒奶,恶心,吐奶,若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此期历时1-2天...
...感染,出生后呈全身性急性感染表现。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先天性弓形体病现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多可致胎儿畸形、早产、死产等。...
...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 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
... 3.加强新生儿护理 严冬季节出生的小儿应注意保暖,做好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护理,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 4.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以保证小儿营养和热量的需求。 5.其他 有羊膜早破及出生时羊水混浊者,应立即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999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卫生部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计划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康复的目标。”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
...1.做好围生期保健 做好围生期保健(尤其是农村)和宣教,加强产前检查,防止妊娠并发症。避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产伤。 2.做好保暖 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做好保暖,使新生儿体温稳定,特别对...
...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一般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就都出齐了。从第一颗乳牙萌出起,作父母的就应该开始注意对孩子的牙齿加以保护,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口腔卫生状况与多种口腔疾病特别是牙龈炎、牙周病和龋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要...
...阻断母婴传播是减少及最终消灭HBsAg慢性携带的关键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免疫。 1.被动免疫 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
...水肿(edem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hydrops fetalis),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称新生儿水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