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时常先用手指按压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即松脱。起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913.htm

拔罐疗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拔罐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这是一种以杯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7-0.html

火罐的种类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不易破碎;缺点是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强,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陶制 由陶土烧制而成,形如石臼,口平滑,鼓肚,口底稍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其优点是吸力强;缺点是易破碎,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玻璃罐 玻璃拔罐是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拔罐,...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56.html

拔罐治疗骨质疏松症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民间疗法,它是以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对于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疼痛症状有较好的作用。 腰背疼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10.html

(走)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疗法的一种。多用于腰背部。要选用口光滑的,将局部皮肤涂少许油脂,于拔上火罐后在皮肤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动几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43.htm

拔罐注意事项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2.htm

拔罐的反应处理_【中医宝典】

...如此处不宜再行拔罐,可另选其它部位。如在拔罐过程中,患者感觉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则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逆、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出现晕厥时(晕),应及时取下具,使患者平躺,取头低脚高体位。轻者喝些开水,静卧片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00.html

_【中医宝典】

...亦称推,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49.html

中医拔罐--竹制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竹制用坚实成熟的竹,按节截断,一端留节作底,一端去节作口,口打磨光滑,周围削去老皮,做成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如腰鼓的竹。 竹制 竹制用直径3~5cm的坚实成熟的竹,按节截断,一端留节作底,一端去节作口,口打磨光滑,周围削去老...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76.html

常用的火罐用法和适应症_【中医宝典】

...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81.html

共找到105,5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